低品質副產品變身高價值新材料 新技術扮演關鍵角色
將經濟性較差的副產品碳四碳五加工為高附加值產品乙烯丙烯,新技術扮演了關鍵角色。
12月23日,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下簡稱“聯泓新科”)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首發上市募投項目—10萬噸/年副產碳四碳五綜合利用及烯烴分離系統配套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OCC項目”)已成功投產,完成技術經濟指標標定。這意味著歷時一年,該項目已生產出合格乙烯丙烯產品,且處于連續化穩定運行狀態。
據介紹,上述項目投產后,將DMTO(甲醇制烯烴)裝置副產的碳四碳五轉化為乙烯丙烯,可以大幅降低聯泓新科主要原料甲醇的單耗,還可以將乙烯丙烯深加工生產高性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專用料、功能型環氧乙烷衍生物等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產品。
該項目采用國內首套第二代OCC技術,由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聯泓新科共同開發。相比于第一代OCC技術,第二代技術對原料適應性更強,乙烯丙烯收率更高,經濟性更好。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聯泓新科甲醇耗用量為135萬噸,OCC項目投產后甲醇單耗預計下降10%左右,將大幅降低其生產成本。
碳四碳五是催化裂解裝置常見的副產品,經濟性較差,常用于燃料。如何進一步利用碳四碳五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提升裝置整體的經濟性,是甲醇制烯烴企業一直探尋解決的問題。據卓創資訊市場信息顯示,12月23日,碳四市場價格約3900元/噸,碳五價格約4900元/噸,而乙烯市場價格約8200元/噸,丙烯價格約7950元/噸,將碳四碳五等副產品轉化成乙烯丙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王延斌)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