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
自去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以來,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激發了外貿企業活力。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外商投資大幅度增加,對外出口穩定增長,外貿企業成為重要的受益群體。特別是去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我國外貿逆勢增長,成為穩定我國經濟快速恢復增長的重要力量,不僅有效帶動了企業復工復產、擴大了海外市場,鞏固和延伸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而且極大穩定了國內就業、保障了基本民生。
我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內外資企業及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公平競爭環境,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進一步激發了外貿活力。
相關部門在本領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效果也非常顯著。如,海關總署大力推進“單一窗口”建設,企業通關非常便利,這為企業進出口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國家稅務總局牽頭開展納稅便利化改革,推行“無紙化”“非接觸式”“容缺辦理”等便利舉措,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正常退稅業務辦理平均時間比2019年提速20%?,F在企業納稅基本上都可以實現“網上辦、掌上辦”。
瀘州興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農副食品出口公司,其產品主要出口美國、日本等地區。疫情后,海外部分國家農副產品供應短缺,多國都加大了對農副食品的訂單需求。該公司法人楊文全介紹:“受疫情影響,2020年海外訂單需求量增多,我們既高興又害怕。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我們既擔心銷量上去了,資金卻收不回來,又擔心退單轉內銷,貨物賣不動怎么辦。”眼看著越來越多的訂單,楊文全陷入了兩難困境。
而在此背景下,瀘州市稅務部門上門為企業解讀國家出臺的允許企業延期收匯的政策,并加速出口退稅辦理工作,讓穩外貿系列稅收政策更好地助力企業抗擊新冠疫情的影響。700多萬元的出口退稅第一時間全額到賬,促進企業現金流及時補充,幫助企業搶抓住了銷售黃金期。
“關鍵時候稅務部門的幫扶,讓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瞬間有了底氣,退稅款的及時到賬,支持了我們抓住機遇,進一步向深加工轉型,并不斷擴大規模、加大生產量。2020年,我們公司累計食品出口7000多萬元,比2019年增長了20%。我相信,2021年我們還會再創新高。”楊文全表示。
對于下一步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穩外貿穩外資的問題,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稱,首先,繼續加強和落實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各種制度和便利,讓企業真正了解和享受這種便利。其次,在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方面,還需要下力氣完善產業鏈配套。此外,資本市場上,還應該考慮繼續搭建平臺,讓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于外資企業。(包興安)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