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機場負重展翅 成京津冀產業共翼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交匯點。“十三五”圓滿收官,首都站在新起點,北京商報特別策劃了一組關聯報道,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一方面,借由地鐵線路串聯起一系列城市地理地標,回顧北京經濟、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由此產業升級、城市治理躍遷、民生福祉增進“盡收眼底”。另一方面,繼往開來,緊扣北京“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邀請多領域權威專家各抒己見,為北京落實全面實現“十四五規劃”凝聚共識、準備錦囊、探索路徑。
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正式啟航,與之同步開通的,是長41.36公里的地鐵大興機場線,從草橋站到大興機場僅需19分鐘,北京城南空中大門展翅亮相。與此同時,一張為新機場輸送客源的“五縱兩橫”交通網絡也已鋪開,大興機場羽翼漸豐。
2014年底,北京新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自此,大興機場籌建工作馬力全開,五年時間建成通航,被譽為充分展現了“中國速度”。去年疫情之下,這座機場更是多措并舉推動了京城航空市場恢復。目前,該機場單日最高旅客量突破10萬人次。大興機場這座現代化國際航空樞紐也將逐漸成為京津冀前行的強勁助推器、國家發展的新動力源。
負重展翅
運營僅4個月便突遭疫情沖擊,對于剛起步的大興機場而言,考驗無疑是巨大的,但也是勇于承擔、施展拳腳的機會。
在2020年9月25日召開的大興機場投運一周年發布會上,民航局機場司司長劉春晨披露了其運營成績單,開通航線202條,連通全球140多個航點,日均航班數量恢復至650架次左右。
緊隨其后,在10月25日起的新航季中,大興機場繼續擴大體量,日均航班時刻增加103個,達到每日853個,計劃開通航線153條,航線網絡通達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興機場的亮眼數據與政策紅利不無關系。此前北京接連出臺多項新政帶動旅游復蘇,“受益于北京人流、物流數量上漲,大興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經突破1000萬人次,不過,在疫情形勢不斷變化之時,該機場要達到去年底1600萬人次,也存不小壓力,”民航專家李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還需要依靠更加豐富、密集的地面交通‘毛細血管’來輸送旅客。”
引流對于大興機場來說確實是道考題。2019年,大興機場草橋城市航站樓正式運營,真正實現了軌道與航空的無縫銜接,2020年固安城市航站樓啟用,進一步推進航空、鐵路、公路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此外,備受關注的京雄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計劃于今年內建成通車。“有了更密集的地面交通網,大興機場將能更好地服務于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區域發展,起到輻射帶動作用。”李伊說。
京城“雙樞”
雖然一朝鳳凰展翅,但這背后卻一波三折。如果倒退數年,圍繞首都第二座機場曾出現過一系列爭論:建還是不建?建在哪里?建多大體量?當時,甚至有人主張,“北京如果要建一座新機場,不用太大,主要承載首都機場溢出的國內客流即可”。對于種種不同聲音,北京的發展數據給出了答案。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國內地區生產總值提升至3.5萬億元,“十三五”前四年累計增長超1萬億元,經濟總量實現新突破。隨著北京經濟邁大步,再加上京津冀區域巨大腹地的人口規模,帶來了旺盛的航空需求。據測算,排除突發因素影響,北京地區航空客運需求2020年為1.4億人次,2025年為1.7億人次,2030年將達到2億人次。但首都機場早就“人滿為患”,對于持續上升的人流、物流倍感吃力。至此,大興機場這一巨無霸的誕生已無懸念。
一組被廣泛引用的數據顯示,大興機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單體航站樓,建筑面積大約140萬平方米,體量相當于首都機場1號、2號、3號航站樓加起來的總和。機場先期工程按照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3萬架次的目標設計。遠期按照到2040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400萬噸、飛機起降88萬架次的使用需求做好規劃控制。它與首都機場將共同承擔京津冀地區國際國內航空運輸業務,逐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雙樞紐”。
為京津冀添翼
時勢造英雄。如果說多年前,在京建設第二座機場的初衷是為了替首都機場分憂,那如今,這座機場正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十三五”期間,《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從無到有、雄安新區成為北京的“兩翼”之一……在一系列的謀篇布局中,大興機場都是重要的戰略支撐點,而與此同時,一座環繞新機場的臨空經濟區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據了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核心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約100平方公里,戰略定位是“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2020年初,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調查研究時指出,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要體現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其中,北京片區起點要高,產業門檻要把牢,空間布局要集約高效,成為新的發展高地。“(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要利用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和自貿區政策,并帶動南部地區發展,要依托機場謀發展、注重港產城融合,加強綜合配套功能,以城促區、以城興港。”蔡奇說。
在談到從一座機場到一座航城的作用時,民航觀察員王疆民指出,伴隨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京津冀逐漸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區域經濟格局,都需要高質量的交通為依托,其中大興機場加地面交通交織出的空地網絡將越發重要,此外,圍繞這座機場形成的空港經濟圈,更將帶動區域內旅游、會展、商貿、酒店等行業的發展,以及推動醫療、教育等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肖瑋)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