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助一波三折 輕松互助宣布關閉引發熱烈討論
輕松互助不講武德,突然宣布關閉,比之前美團互助、百度互助關閉引發更大反響,因為前者與相互寶和水滴互助,構成了網絡互助的TOP3。千萬級會員的輕松互助“自廢武功”,讓網絡互助是否大勢已去的討論愈發熾烈。
網絡互助一波三折,短短三年,被監管來回拉抽屜。
2018年,螞蟻推出相互保,由信美人壽“承保”,成為現象級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但兩個月后,就被監管叫停。螞蟻將產品重新設計后,去掉保險的“保”字,改名相互寶,一直到今。相互寶的成員上億,2020年大病互助計劃的分攤金額是91元,2019年的這個數字是29元。
彼時,監管的態度就是與之切割,不承認它是保險產品,不在銀保監會的監管范圍。簡言之,就是把它一腳踢出了保險圈。
監管有理由認為,“相互保”更像是披著保險外衣的產品,參與其中的險企沒有剛性給付的兜底責任,風險由用戶承擔,險企更像是來蹭流量和獲客的。
于是,相互寶和其他大廠平臺的類似產品,以及起家更早的水滴系和輕松系,構成了規模可觀的網絡互助行業,無主管,無監管,野蠻生長,但頭頂始終懸掛著一柄劍。
不過,網絡互助產品著實擊中了保險行業的痛點,它的便利性和低成本,相對于產品單一同質、費用高、理賠難、合同如天書的傳統保險,高下立判。
鯰魚效應明顯。來自互聯網平臺的“逼宮”,使得傳統險企紛紛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碼線上化,推出更匹配消費者需求的健康險產品。百萬醫療險和惠民保的走紅,與網絡互助產品其實異曲同工,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但都給了消費者想要的東西。
形勢比人強。網絡互助,如同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對于市場而言,它面臨著不可避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不可避免地將聚集起大量風險用戶,商業模式能否跑通,尚無定論。對政府而言,它面臨著更不可測的涉眾風險,一旦這些平臺無法兜底,就觸碰到了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高壓線。風險崩塌之時,是兵敗如山倒,并不是順周期的模樣。
2020年,監管形勢陡變,P2P被團滅,聯合貸被嚴格限制,互聯網存款下架,一直在監管縫隙中游走的網絡互助,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表文章,要把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納入監管是好事,有了合法身份和合規邊界,市場預期反而確定了下來。只是,金融嚴監管之下,企業的預期也在變,自忖偏離主業的,選擇一退了之。
相互寶,也成為螞蟻迄今為止的最后一個爆款產品。如今,它轉巨石于萬仞,前途未卜。而僅剩兩家巨頭的網絡互助,是否也與P2P殊途同歸,成為一款被監管最終認定“試錯”的產品呢?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韓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未來5年基站建設總投資或達萬億 5GtoB、5G消息、毫米波成企業發力點
5G建設正在進入快車道。記者2月23日從2021年世界移動大會(MWC)上海開幕式上獲悉,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
2021-02-24 -
中國僅三成網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學生占比高達21.0%
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期《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報告,截至20...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