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變施害者 日本福島“后遺癥”再次引發(fā)輿論“海嘯”
近幾天的國際新聞,連起來讀頗耐人尋味。
4月5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稱將就氣候問題敦促中國負起責任;4月9日,日本政府初步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2日,俄羅斯科學家宣稱已開發(fā)測試一種經濟安全的混合核反應堆;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
十年前,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岸發(fā)生巨大海嘯,造成超過18000人死亡或失蹤,并致福島核電站發(fā)生三次反應堆熔毀,成為繼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
十年后,福島“后遺癥”再次引發(fā)輿論“海嘯”。
“核恐怖活動”之說來自韓國民間團體,且不論這一說辭在國際政治范疇內是否確切,但來自日本政府的單方面決定,足以讓地球人再次“顫栗”——福島核電站發(fā)生泄漏事故是天災所致,那么這種不負責任的“放水”,卻將導致綿延多年的人禍。
超越常理的一紙決定讓人扼腕之處在于日本政府的翻云覆雨。
如果說,地球上能深切了解核污染帶來的無窮后患非大和民族莫屬,那么他們對再遭受核污染戕害最能感同身受也最該憤慨怒吼;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于民,日本作為發(fā)達國家其實曾走在世界前面;為消除泄漏事故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和企業(yè)付出了一定努力,也展現(xiàn)了科學應對自然災害、管控后續(xù)風險的新近案例。
然而,本屆日本政府于新冠疫情余威猶在之時,做出如此荒誕的決定,全然不顧東北亞區(qū)域和利益攸關方的福祉,無視中國、韓國等各方提出的關切,自私自利之余,其失信于日本國民和國際社會的形象躍然紙上。
日本政府2016年12月曾表示,在未來幾十年的高輻射水平運行過程中,需要進行的補償和凈化工作總成本預計高達1890億美元。但僅考慮經濟利益而棄道義于不顧,菅義偉提出的所謂敦促中國對氣候問題負起責任豈不成了最大反諷和歷史笑柄?
中國始終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平利用核技術、安全管控核技術風險,也應成為負責任大國特別是核技術應用各國的普遍共識。
(房琳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研究發(fā)現(xiàn):大火成巖省噴發(fā)產生含鎳氣溶膠 導致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沈延安課題組以高精度鎳同位素分析為主要手段,對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的...
2021-04-06 -
鄭州27℃直降至5℃ 新的一周全國多地氣溫將出現(xiàn)大跳水
這個周末,全國多地氣溫飆升,北京、鄭州、太原等地紛紛創(chuàng)下新紀錄,不過新的一周,多地又會氣溫大跳水...
2021-02-22 -
激光電視比傳統(tǒng)電視更護眼?專家解讀:激光顯示國際領先更具護眼功能
電視的護眼功能一直是消費者非常關心的問題,以至于電視廠商研究出了很多種護眼方式,包括硬件護眼、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