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責任強化措施 今年前兩月河南PM2.5濃度同比再創新低
每年一季度特別是1月、2月為我省氣象條件最差、全年空氣污染最重時段,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關鍵期。3月10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發布會獲悉,針對一季度大氣環境特點,我省采取有力管控措施,今年前兩月全省PM2.5濃度同比再創新低,取得較好成效。
措施之一:及時下達三項管控指標。依據國家下達我省第一季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對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大氣污染物日排放量和日用電量限值逐月分解下達管控指標,每月進行通報,充分發揮目標導向作用,夯實屬地責任。
措施之二: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對燒結類磚瓦窯和水泥熟料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減少采暖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措施之三:推進重點行業、重點時段污染管控。通過組織明察暗訪、利用科技手段監測監控等方式,督促各地抓好工業企業監管、散煤治理、煙花爆竹禁售禁放等措施落實,對1月份進入全國168城市排名后20名的城市逐一發督辦提醒函,督促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措施之四: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及時啟動3次重污染天氣預警,預警期間加密分析研判,并運用科技手段與督查暗訪相結合,督促各地落實各項管控要求。
由于實施上述管控措施,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我省空氣質量取得了同比改善成效。截至2月底,全省PM2.5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為近年來最低,同比下降16.1%;優良天數32天,同比增加5天;重污染天數為6天,同比減少3天。
此外,水、土壤污染防治也穩步推進。全省開展典型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為精準治土打下堅實基礎。2021年全省計劃完成新增800個村莊整治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3%以上。采取“拉條掛賬,逐一銷號”的辦法,2021年完成全省1296條黑臭水體中國家清單10%的治理任務。以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為重點,在產糧油大縣和蔬菜大縣開展試點,探索建立完善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體系。(趙力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先享后付市場規模超萬億 “BNPL”拉動平臺交易額增4倍
3月5日,樂信(NASDAQ:LX)旗下樂信研究院發布《先享后付(BNPL)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
2021-03-08 -
1月我國MPV銷量11.4萬輛 MPV板塊仍延續萎縮態勢
1月,我國MPV銷量為11 4萬輛,同比增長15 7%,環比下降17 4%。與轎車和SUV板塊相比,MPV板塊仍延續萎...
2021-02-19 -
迎新打卡:一樣的“紅色”,不一樣的“紅火” 這些紅色地標緣何如此“紅火”?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繕和新館建設工地,100多名工人選擇就地過節;四行倉庫成為春節前幾日上海十分紅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