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導致鋼材價格下跌 螺紋鋼階段性調整尚未結束
本輪鋼材價格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共同疊加的結果,短期調整尚未結束,中期來看,鋼材市場基本面未發生大的變化,價格仍有望振蕩偏強。
自5月13日開始,螺紋鋼期貨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漲勢,開始出現大幅下挫,截至5月17日夜盤,螺紋鋼主力合約2110收5573元/噸,較高點下跌635元/噸,跌幅10.23%,其他黑色系品種也不同程度下跌。我們認為本輪鋼材價格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疊加的結果,短期調整尚未結束,中期來看,鋼材市場基本面未發生大的變化,價格仍有望振蕩偏強。
宏觀:流動性拐點和政策轉向穩物價
一方面,本輪鋼價反彈除基本面因素外,全球流動性的釋放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不過,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貨幣逐步邊際收緊,M2增速去年6月見頂,社融存量增速去年10月見頂,從歷史數據看,流動性拐點一般領先鋼材價格8—12個月。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國內通脹壓力回升,同時擠壓下游企業的利潤,4月份國內PPI同比增長6.8%,而CPI同比增速為0.9%,二者差值進一步擴大。基于此,國內政策重心開始轉向穩定物價,自3月25日開始,高層會議4次提及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上周唐山、上海等地的市場監管局和工信局等部門聯合約談鋼鐵生產企業。流動性的拐點以及政策重心的階段性轉移短期仍會利空鋼材市場。
供給:短期偏高但中期限產政策或繼續
盡管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鋼材供應收縮的預期一直較強,但目前鋼材供給的絕對水平并不低,今年1—4月份,國內粗鋼產量同比增長5509.9萬噸,4月粗鋼日產量也創出326.17萬噸歷史高位。Mysteel統計的5大品種周度產量和247家鋼廠高爐日均鐵水產量數據都維持同比增加態勢,截至5月13日當周,5大品種周度產量同比增加40.71萬噸,至1096.99萬噸,高爐日均鐵水產量241.87萬噸,同比增加2.46萬噸。目前鋼廠利潤整體處于相對高位,即使考慮到近幾天價格的快速下跌,長、短流程的螺紋鋼利潤均在700元/噸以上。在短期政策轉向穩定物價的背景下,一些區域的限產政策不排除有延后出臺的可能,所以短期來說鋼材市場的供應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但中期來說,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大方向仍會延續,政策對鋼材供給的壓制也會一直存在,包括6月份即將開始“去產能”回頭看督查工作,而7月1日前后華北地區的限產政策也可能再次加嚴。
需求:5月漸入淡季但中期需求韌性較強
春節之后的這輪鋼材價格暴漲確實對下游需求形成了抑制,根據我們的了解,4月份之后,很多施工單位調整施工進度,采購方基本按需采購。而5月份之后,螺紋鋼需求將逐步進入淡季,未來幾周南方地區可能出現強降雨天氣,屆時螺紋鋼需求可能進一步受到影響。事實上,從我們估算的螺紋鋼供需缺口數據看,5月份之后,螺紋鋼已經連續兩周呈現供大于求的格局。另外,在前期價格快速上漲的過程中,市場也積累了很大一部分投機庫存,即買入現貨,并通過盤面對沖,這也是之前一些區域螺紋鋼庫存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那么在本輪下跌的過程中,這部分投機需求獲利,有快速兌現利潤的需求,從而可能進一步加劇現貨市場的拋壓。也就是說,短期來看,終端需求和投機性需求都有階段性轉弱跡象。
中期來看,建筑鋼材依然有一定的韌性,存量施工面積將繼續支撐地產投資增長。而4月份之后,隨著地方專項債發行的提速以及去年存量項目的支撐,基建投資增速也會逐步加快。
綜合來看,短期在政策轉向穩定物價、供給高位以及需求季節性走弱的情況下,螺紋鋼下跌趨勢可能繼續延續。不過考慮到政策對鋼材供給的壓制、國內建材需求的韌性以及全球需求共振式恢復這三個支撐螺紋鋼上漲的邏輯均未改變,所以經過充分調整之后,價格有望重回強勢。(劉慧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葉飛概念股”全面崩盤 多家上市公司否認參與“市值管理”事件
5月17日,A股高開高走,盤中創業板指一度漲超3%;滬指重回3500點,為3月8日以來首次。汽車整車板塊領漲。...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