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離子液體”溶劑制備鈣鈦礦光伏材料問世 開創太陽能光伏材料新紀元
3月26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黃維教授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室溫、高濕度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獨創性地提出以一種多功能的“離子液體”作為溶劑來替代傳統的有毒的有機溶劑制備鈣鈦礦光伏材料,實現了功能導向、擇優設計、綠色無毒、穩定高效的離子液體鈣鈦礦光伏制備成套技術,且制備的材料穩定性高、制備工藝簡單,解決了傳統鈣鈦礦光伏材料制備過程中的世界性難題,開創了太陽能光伏材料的新紀元。
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鈣鈦礦光伏材料的研究已經成為全球科學家追逐的“熱點”,它相比傳統太陽能電池板中使用的硅晶體,不僅更便宜、更輕薄、可變型,同時成本也更低廉、更環保,在應用范圍上將產生顛覆性變革。但這種材料的研究卻始終存在許多“痛點”。如以甲脒基鈣鈦礦為代表的鈣鈦礦光伏材料非常“敏感”,在空氣中極易發生相轉變,極大地制約了其量產等。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長期致力于鈣鈦礦光伏材料研究,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鈣鈦礦光伏材料的制備工藝上,通過原始創新解決材料不穩定、光電轉化率不高、工藝制備復雜且污染性較高等卡脖子難題。
尋找“一種環境友好、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可調和的溶劑”是其科技創新的突破口。“從一開始,我們就跳出了鈣鈦礦光伏材料制備的傳統思路。”團隊骨干成員、南京工業大學陳永華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將離子液體溶劑引入制備過程后,鈣鈦礦光伏材料的制備過程變得非常簡單,且整個過程完全可以在室溫、空氣中和高濕度的環境下進行,更令人驚喜的是,通過這一工藝制備的鈣鈦礦材料穩定性和光電轉化率都大大增加”。
“離子液體就像是草原上的‘牧羊犬’,在‘羊群’也就是鈣鈦礦的分子成分中起到了發號施令、排兵布陣的作用,它穩定隊形后便無聲退出了。這個新隊形就是我們想要得到的鈣鈦礦電池的穩定性。”團隊“大師兄”晁凌鋒把科學原理解釋得惟妙惟肖。
“未來,沙漠腹地、樓宇外墻、手機等都不再需要傳統電池,只需要一塊更低廉、更清潔,薄如紙張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就能夠滿足所需。此項科技成果還可以應用在柔性可穿戴、航天器搭載等重要領域。”黃維院士認為,走入科研的“無人區”,考驗著科研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也體現著科學報國的初心與情懷。“我們所做的,正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一要超前謀劃,獨辟蹊徑,開辟一個領域;二要牽住‘牛鼻子’,對偶然現象多加思考,攻克薄弱環節;三要‘非對稱’趕超,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史俊斌 趙珍 王翠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 -
星際飛船高空試飛或違規 SpaceX被FAA正式調查
2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SpaceX日前因為發射其Starship SN8違反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的測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