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癌癥是“不治之癥”?癌癥防控要早占先機

2021-04-16 08:26:03來源:科技日報  

挨家挨戶去送禮,動員老百姓來做篩查,卻收效甚微;

納入公共衛生政策,免費篩查,響應者卻也不足30%……

4月15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第一天,也是第一個中國癌癥早篩日。在早篩日啟動會上,抗癌戰線的專家們談起呼吁公眾早篩、早查的經歷,總感覺有種“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的尷尬。

老百姓不愿去做癌癥的早篩,這在我國結直腸癌領域尤其凸顯,這也導致了我國首次確診的結直腸癌中,80%以上是中晚期。

一早一晚,生死之別

如果癌癥一發現就到了“不治之癥”的階段,那么健康中國行動中要求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3個百分點的目標很難實現。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認為:預防癌癥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篩查過程中發現“苗頭”,在腸癌惡化前把癌癥的苗頭掐滅在萌芽狀態。

不想“談癌色變”,通過早期篩查早做應對才是治本之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在現場展示的數據顯示:結腸癌發現時一期,患者5年生存率為91.8%,而發現時為4期,生存率僅為10.8%??梢?,這一早一晚間就出現了生與死的差別。

早篩其實并不難

既然早篩這么重要、效果這么好,又為什么這么難?

“曾經遇到一個患者,在等待腸鏡篩查的前一晚自己‘溜號’了。”王錫山說,有過腸鏡篩查經歷的都知道,整個過程確實比較難受,但相比惡性腫瘤來說,還是應該避重就輕。

此外,腸鏡檢查排隊嚴重的現象也使得腸鏡篩查相對困難,早前媒體曾做過一篇《腸鏡檢查排隊最久一年半!》的報道,可見受限于醫療資源,讓每個人都去做腸鏡篩查并不現實。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通過腸鏡進行早篩。除了腸鏡的手段,腸癌早篩的手段還有很多種,例如人們熟知的便潛血檢測、CT結腸成像技術、血液檢測……還有一種去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拿到癌癥早篩“第一證”的常衛清所使用的FIT-DNA檢測技術。

它們有的更準確,有的更便捷,有的價格親民,有的無需侵入,有的發現后當時可做切除,總有一款適合不同需求的人群。

選哪個?國家指南里有答案

如果要進行早篩,內鏡方法、化學方法、影像方法、分子生物學方法等這么多種方法中,公眾究竟該選哪個呢?

作為健康中國行動計劃之一,由國家癌癥中心組織調查、撰寫的《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日前發布,指南對早診早篩方法做了精細化的評估和推薦。

“結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它對于息肉和癌癥的診斷率高于90%,可以同時進行診斷和治療。”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解讀到:但結腸鏡是侵入性檢測,建議每5—10年進行一次。

糞便隱血檢查簡單易用,成本較低,可以降低52%的結直腸癌死亡率。但靈敏度方面相較其他方法較低,建議每年進行一次。

“FIT-DNA檢測技術的原理是糞便脫落的細胞中是否存在結直腸癌發生過程中的DNA改變。”陳萬青說,它的靈敏度能夠達到95%。

由于增加了分子生物學的手段,新的技術能夠在不侵入身體的情況下達到很高的檢出率,但就是成本比較高。對于50—75歲的中低風險人群和40—75歲的高風險人群,指南對這一新技術給出了強推薦的等級,建議每3年進行一次FIT-DNA篩查。

對于血液檢測,指南給出了暫不推薦用于人群結直腸癌篩查的判斷。

綜合而言,無論選擇哪種篩查方法,“早占先機”是對抗癌癥的絕招。“美國患者進行癌前篩查的依從率是60%,這帶來了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陡降的曲線,死亡率更是下降了51%。”王貴齊強調,其他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早篩是實現結直腸癌癥預防與治愈最有效的手段。(張佳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