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好種子帶來好收成 用芯筑牢糧食安全

2021-06-02 15:09:01來源:河南日報  

孟夏時節的中原大地,風吹麥浪,滿目金黃。

5月30日一大早,鎮平縣賈宋鎮黑龍廟村村民孟凡秋就來到麥田里,隨手扯掉一個麥穗,揉碎、輕輕一吹,嘴里小聲數著“1、2、3……”

“三十來粒,畝產肯定能有500公斤。”孟凡秋嘴角上揚,喃喃道,“籽粒飽滿,還透亮,今年的麥子真不賴。”

■好種子帶來好收成

河南作為全國小麥主產區,小麥種植面積、畝產量、總產量、外銷量均居全國首位。據統計,我省耕地面積占全國的6.5%,每年的小麥總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強,單產也從1978年的150公斤增長到2020年的441公斤。

“我省小麥畝產量多年來持續提升,離不開好種子的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說。

種糧大戶和專家對種子的認識不謀而合。

“收成和口碑就是最好的推廣。”孟凡秋告訴記者,從2017年起,自己便開始大規模種植鄭麥119,流轉土地2000畝,一畝地收益超過500元,“我選種子,一看產量,二看品質。產量穩定風險就小,品質好就不愁賣。今年春上俺這兒赤霉病發生率偏高,但這個品種就沒遭災。”

穩產質優,我省小麥品種“百花齊放競芬芳”。目前,河南從事小麥育種的單位和個人有150余家,數量上遠超其他省份。2009年以來,共有102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占全國近三分之一;全國小麥育種領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共11個,河南就占據5個。

優異成績的背后,是育種科技的進步。每一次,當麥穗長得更大,我省小麥育種人的腰板就挺得更直。

從傳統育種到生物育種,育種界走了很長的路。“如今,我們已經能夠利用分子生物學發掘小麥優良基因,并運用分子標記技術,有針對性地培育多類型小麥品種。”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雷振生說。

■品種優滿足舌尖需求

“目前我國小麥總量供給充足,為啥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400萬噸左右?原因是我們的小麥存在結構性短缺,優質強筋和弱筋小麥難以滿足需求。”4月底,在河南省優質弱筋及釀酒專用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張新友的一席話發人深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優質小麥品種成為剛需。

市場需求引導小麥種植結構的調整。

再過兩天,新鄉縣翟坡鎮任小營村的3000畝強筋小麥繁育基地就要迎來大豐收。

“今年畝產至少650公斤。”站在麥田里,基地的主人馬有永向記者介紹新麥45,“你看,它比一般小麥矮個5厘米,所以抗倒伏能力強,前段時間下冰雹,也沒咋受影響。”

馬有永是個種地老把式,接觸過的小麥品種有幾十個。嗅到商機后,馬有永就嘗試繁育強筋小麥種子,并開了個種子公司,實現產銷一體化,“一畝地至少多賣220元,利潤很可觀。”

滿足舌尖需求,除了需要馬有永這些種糧大戶的敏銳,更離不開優質品種的加持。

“上世紀末開始,我們從追求高產轉為高產優質并重,努力實現從單一抗銹、豐產育種到抗病、抗逆、優質、高產綜合育種的轉變。”雷振生說,廣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不斷推新創優,培育了一大批以豫麥34、鄭麥103等為代表的優質強筋、弱筋品種。

以省農科院培育的小麥為例,強筋的鄭麥366烘焙出的面包品質與用美國小麥烘焙出來的相當;弱筋的鄭麥103做出的餅干感官評分優于用進口優質麥的;而鄭麥113適合釀酒制曲,已成為茅臺有機小麥基地推薦品種。

■強種業保障糧食安全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小麥產業的核心。“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考察時再次強調了種子之于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

數據顯示,我省擁有種子繁育基地430萬畝左右,年產小麥種子18億公斤以上,除滿足本省需求外,每年還向省外調出5億公斤左右。

“我們是種業大省,但還不是種業強省。”雷振生說。

拳頭品種少。近3年,單品種推廣面積50萬畝以上的種子品種只有24個,符合市場需求、能夠大面積推廣的拳頭品種較少,且這些品種大多重加工品質,輕營養健康。

種植面積不夠。去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533萬畝。這與我省2025年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2000萬畝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品牌化企業缺少。“種子企業雜而亂、惡性競爭和同質化較為嚴重,缺少在國內有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20年的馬有永坦言。

“要加快培養一批種業龍頭企業,探索科企深度融合,實現育繁推一體化。”雷振生建議,要在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強化種質資源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助力河南種業由大變強,讓中國碗盛更多河南糧。

站在馬有永的小麥種子繁育基地,金燦燦、沉甸甸的麥穗正努力吸收光照和養分。兩天后,200萬公斤優質種子將顆粒歸倉,等待秋天的播種。這里,不單是豐收的田野,更是希望的田野。(劉曉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