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60年來罕見極端強降水重創南非 洪水已造成448人死亡

2022-04-24 16:17:54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從4月9日開始,連日強降雨導致南非東部夸祖盧-納塔爾省發生洪水,造成巨大破壞。洪水發生后,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時間4月18日晚,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布,鑒于洪水的范圍和影響,省級災害狀態已不足以應對當前情況,南非進入全國災難狀態。4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就南非遭受嚴重洪災表示慰問。

截至20日,洪水已造成南非448人死亡,60多人失蹤。

那么,此次降水有多強,竟致使南非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從當地氣象部門的監測數據中可見一斑!

4月9日至13日,南非東海岸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局地超過30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南非東部的夸祖魯-納塔爾省區域平均累計降水量為138.6毫米,較常年同期(9.2毫米)偏多10倍以上,為1980年以來同期最多。

4月11日晚,夸祖盧-納塔爾省部分氣象站降雨量突破歷史紀錄,其中北部的姆巴茲瓦納氣象站11日降水量達到206.4毫米,是此前歷史紀錄的近三倍。從4月11日至12日,夸祖魯-納塔爾省局地降水量超過300毫米(馬蓋特311毫米、埃奇科姆山307毫米、德班北部弗吉尼亞機場304毫米等),突破近60年來歷史極值;德班市及其周邊部分地區48小時降雨量超過450毫米,接近當地年均降雨量(1009毫米)的一半。

總體來看,此次強降水天氣過程為南非60多年來罕見。按照南非氣象局的說法,這場“特大暴雨甚至超過氣象界的預測”。

連日強降水引發了嚴重洪災,大片土地被淹,多處公路鐵路設施、電力系統遭到破壞,近4000所房屋被完全摧毀,超過4萬人流離失所。

截至4月17日的初步統計數字顯示,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6億蘭特(1蘭特約合0.438元人民幣)。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是南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致命的洪災之一。

如此嚴重的洪災是如何形成的?

專家分析,大氣環流異常是造成此次極端強降水的主要成因。

4月中上旬,有兩次低槽系統自西向東影響南非,持續異常的偏東風將來自南印度洋的水汽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東南部沿海省份。

4月10日,低槽中有切斷低渦生成;11日至12日,低渦系統盤旋在南非東南部沿海地區,并受到海陸分布復雜地形對降水系統的影響,最終導致夸祖魯-納塔爾省和東開普省出現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由于低渦低槽系統移動緩慢,此次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并具有明顯的對流性特征,降雨局地性強、短時雨強大,因此更易引發洪水、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事實上,南非近年來暴雨、洪水頻發。2017年6月,一場近30年來最大風暴襲擊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及其所在西開普省,造成多人傷亡;2019年4月,連日降雨導致的洪水導致南非約70人死亡。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南非東部地區極端洪澇事件趨于增多。但長序列氣象觀測資料分析顯示, 1951至2020年,夸祖魯-納塔爾省和南非全國平均年總降水量均表現為減少趨勢。

4月20日,記者從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獲悉,自4月11日南非出現極端降水以來,風云二號H星、風云三號D星作為“新晉”加入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CHARTER)的風云氣象衛星,持續監測服務南非極端暴雨洪澇災害,助力全球氣象防災減災。

南非與我國相隔數萬千米,但仍在風云氣象衛星監測范圍內。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及時關注到這一災害,4月13日發布《全球衛星遙感監測服務專報》。其中,風云二號H星可見光云圖“圈定”對流云分布方位,長波紅外增強圖清晰顯示12日16時對流云團云頂亮溫小于-60℃。“亮溫越低,對流越旺盛。”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際用戶服務中心服務首席高浩指出衛星觀測發現的明顯特征。

風云二號H星、風云三號D星和風云四號A星于2021年12月一同“入職”CHARTER,均具有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等特點。風云三號D星能實現全球覆蓋監測,最高分辨率達250米,具備可見光、紅外、微波全譜段探測能力;風云二號H星最高分辨率為1.25千米,可實現6分鐘一次區域掃描……CHARTER啟動后,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風云三號D星獲取災害前后監測數據,利用風云二號H星獲取對流云團監測信息,并提供給南非國家航天局,該局將獲取的產品轉至南非國家災害管理中心。此外,通過衛星天氣監測分析應用平臺(SWAP),南非氣象部門可實時看到風云氣象衛星觀測產品。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際用戶服務中心副主任咸迪表示,這是國際用戶服務中心3月18日成立后的首次“實戰”,受到南非政府肯定。

此外,國家氣象中心從4月5日開始關注此次南非強降水,在每日《全球天氣公報》中明確指出“南非中東部有小到中雨,東部局地有大到暴雨”。結合衛星遙感信息和非洲天氣預報數據,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在其官網發布英文預報產品,系統評估此次災害的等級及影響。

根據中央氣象臺和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結果,南非東部地區后期仍有明顯強降水,降水總體較常年同期偏多。未來三天,低渦系統主要影響非洲中部地區,剛果、肯尼亞、坦桑尼亞、津巴布韋、馬達加斯加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因此,需關注后期可能出現的局地極端強降水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暴雨洪澇災害也是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在氣候變暖背景下,近年來,我國極端強降水事件多發、頻發。今年入汛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日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強降水。

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強降水事件發生的概率,該如何應對呢?一些新的洪水管理方法被提出以補充傳統的洪水管理方案。

2003年,世界氣象組織提出“綜合洪水管理”的概念:以集中而非分散的方式進行水管理的流程,整合河流流域內的土地和水資源開發,旨在將沖擊平原的凈利用效益最大化,從而將洪水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在此基礎上,跨域性、全域式推動“海綿城市”的綜合系統建設,有助于全面提高城市對極端天氣災害的抵御力。例如,城市地區可以采用透水性路面以及綠色屋頂,并建設更多的城市綠地和濕地,用來吸收過多的水分,通過滲透減少徑流,從而使城市免受暴風雨和洪澇的侵擾。

加強建設精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架構極端天氣災害預警和應急救援體系依然至關重要。面對極端天氣引發的短時超強暴雨,精準化預警、數字化感知、智能化監測、快速化救援,提高人們的“躲避和防范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極端天氣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依然是應對極端災害的“不二法則”。此外,推動群眾化、社會化、專業化的應對極端天氣災害的社會韌性體系建設也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