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虧損不止 江鈴汽車掛牌出售重卡業務
5月8日,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汽車”)發布公告稱,江鈴汽車董事會批準以不低于7.6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通過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全資子公司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重汽”)100%股權。
一紙掛牌公告,意味著江鈴汽車即將徹底告別重卡行業。那么,在國內重卡市場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逐夢8年已久的江鈴汽車,為何要出售其重卡業務?此次又會是誰來接盤江鈴重汽?
♦八年虧損不止江鈴汽車揮別“重卡夢”
從2011年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太原重汽,到2013年1月全資子公司江鈴重汽誕生,再到2017年11月首款重卡“威龍”上市,立下了2020年產銷超2萬輛,沖擊重卡行業前五的目標,江鈴汽車曾對中國重卡市場滿懷壯志,其高調的入場以及多次大手筆的投資讓行業為之側目。然而,巨額的投資并沒有帶來預期的高回報,想要一躍成為新貴的愿望也并未達成,江鈴重汽長期處于銷量低迷和虧損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即便是在中國重卡市場“井噴式”發展的時期,江鈴重汽的年銷量也基本徘徊在千輛級別。2019年,我國重卡累計銷量117.43萬輛,江鈴重汽僅售出了1080輛重卡,市場占有率不足0.1%;2020年,我國重卡銷售各類車型約162.3萬輛,而江鈴重卡1~9月的重卡銷量卻僅有1347輛(10月以后,江鈴重汽暫無詳細的銷量數據)。另外,江鈴重汽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江鈴重汽凈虧損3.04億元;2020年凈虧損5.2億元;2021年,公司依舊處在虧損狀態,1月凈虧損1213.7萬元。
從2013~2020年底,江鈴重汽新車累計銷量不足5500輛,累計虧損達20億元,成為江鈴汽車業績的“拖油瓶”。一片頹勢之下,江鈴汽車對江鈴重汽的整車、發動機業務進行拆分,并于2020年8月分立為存續公司“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和派生新設公司“太原江鈴動力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江鈴汽車已將發動機業務60%的股權出售給云內集團,這也進一步釋放了重卡業務將會被剝離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開年,江鈴汽車向江鈴重汽增資11.42億元,增資完成后,新“江鈴重卡”注冊資本增加至13.24億元。在外界看來,此次“輸血”似乎與江鈴汽車揮別“重卡夢”相悖,但實則不然,江鈴汽車早在披露增資江鈴重汽時就表示,希望通過增資的方式降低江鈴重汽的資產負債率,便于江鈴重汽進行業務重組。而此次江鈴重汽掛牌出售100%股權,也意味著江鈴汽車將正式退出國內重卡市場的角逐。
對此,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表示,從當前國內重卡行業的競爭態勢來看,江鈴重汽處于絕對弱勢的地位,且很難打破固有格局。對于江鈴汽車而言,江鈴重汽在某種程度上屬于“不良資產”,選擇掛牌出售來減輕債務負擔,擺脫不利和干擾因素,無疑有利于企業加快轉型步伐、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丟車保帥”江鈴吃了沒經驗的虧
近年來,我國重卡市場持續火爆,江鈴汽車卻在此時剝離重卡業務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然而,在巨額債務的拖累下,江鈴汽車只能以優化資源配置來尋求自保。那么,在這不到10年的發展時間里,江鈴重汽為何走上了不歸路?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江鈴汽車之所以在重卡領域壯志難酬,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首先,盡管江鈴汽車砸下重金構建起產品開發、制造以及質量管控體系,并引入福特重卡發動機、駕駛室和底盤三大核心總成以及整車技術,但由于在國內市場沒有實操經驗,導致江鈴重汽在產品線導入和市場判斷上出現了偏差,比如其上市的窄體牽引車應用場景有限,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主流需求,且重卡產品種類單一,不能覆蓋重卡應用的多元場景,因此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掀起水花”。
其次是江鈴重汽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而且在銷售模式上也缺乏創新,采用的是傳統授權經銷商模式,前期需要投入高額的資金,經銷商很難被這個全新的重卡品牌所吸引。營銷網絡布局不足,成為其銷量不見起色的主要制約因素。
再者是江鈴重汽在市場端的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價格相對較貴,制約其產品推廣。在重卡行業,無論是品牌建設,還是客戶口口相傳的口碑,都需要時間積累,而江鈴重汽恰恰缺乏這樣的基礎。
此外,江鈴重汽將整車和發動機業務捆綁,也是其身陷險境的重要原因。重卡企業資深管理師宋宗強指出,國內重卡市場具有顯著的本土化特點和獨特的運營規律,江鈴汽車在輕卡和輕型商用車領域的管理、生產、運營的成功經驗,并不一定適應中國重卡市場環境。該領域企業整車和發動機研發制造普遍采用“兩條腿走路”的策略,而江鈴重汽選擇同步研發和投放,勢必會在品控及生產管理等方面遇到較大困難,在成本投入方面也將承擔更大風險。
♦誰將接手江鈴重汽?
面對負債累累的重卡業務,江鈴汽車最終還是放棄了施救,在其“壯士割腕”后,關于誰是買家的問題,各方猜測眾多。
“根據掛牌條件,如果購得江鈴重汽,不僅可以獲得該企業的全部股權,還能夠得到四大工藝齊全的生產線和廠房,同時獲得在中國生產重卡整車的資質,而且該資質包括但不限于生產重卡。”商用車行業專家劉暢指出,江鈴重汽的掛牌條件,對于國內商用車企業而言或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對于想要快速布局中國商用車市場的外資重卡品牌來說,卻是一個不容錯過的良機。
毋庸置疑,國內重卡市場這塊蛋糕,對于外資企業的誘惑力是巨大的,而且隨著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的逐步放開,跨國卡車巨頭正在掀起新一波入華熱潮。2019年,四川現代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商用車企業;2020年,斯堪尼亞和戴姆勒卡車相繼在華投資建廠。
那么,到底誰能成為江鈴重汽的接盤者?業內普遍猜測大概率是沃爾沃卡車。
據悉,在斯堪尼亞、戴姆勒卡車在華投資建廠后,沃爾沃卡車也在尋找機會進入中國市場。2020年年底,沃爾沃卡車中國區總裁董晨睿就曾公開表示,沃爾沃卡車的本地化生產不會落后于競爭對手,2021年將正式官宣。
事實上,之前就有消息稱,沃爾沃卡車正考慮“收編”江鈴福特的重卡項目。今年1月,更有消息傳出,沃爾沃卡車已派人進駐江鈴重汽,并開展重要工作。目前,盡管沃爾沃還沒有對此事進行回應,但業內預測,大概率將會是沃爾沃出手接盤,全資收購江鈴重汽。
對此,江鈴汽車內部人員回應表示,具體買方究竟是誰,還要等到摘牌后才能公布。只要符合公開掛牌出售的相關規定,任何跨國公司都有機會。
“目前,中國重卡市場持續高位運行,且用戶對于高端產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利好于國產高端品牌和進口產品的銷量增長。但同時,各大企業之間的大戰已經全面打響,相對而言,國內本土企業仍然具有更大的優勢,外資重卡本土化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因此,國內重卡企業或者是合資企業接盤江鈴重汽的可能性更大。”曹鶴表示,如果是外資企業接手,將進一步加據國內重卡市場的競爭,同時會促進中國重卡市場向高端化發展。(李亞楠)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