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地方兩會傳遞汽車好聲音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經濟增長引擎

2022-02-16 16:07:30來源:中國汽車報  

編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科學有效控制,宏觀經濟持續恢復,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回暖態勢。我國汽車業邁上了新臺階,終結了汽車產銷“三連降”的局面,新能源汽車產銷更是同比增長近1.6倍。汽車產業變革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帶來了新機遇。2021年,合肥政府更是因引進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被外界稱為“最具眼光的風投政府”。

日前,全國多地陸續召開地方兩會,汽車產業再度成為熱議之詞。記者梳理發現,無論是推動汽車項目落地、強鏈補鏈,還是找準發力點、優化營商環境,各地政府都在立足當下因地制宜,或筑高樓,或引活水,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可否認,當下多區域、全產業鏈發展新一代汽車產業,已成為地方政府布局產業發展的潮流,“自動駕駛、芯片、氫燃料、智能網聯、充電樁”等更是成為今年地方兩會頻出詞匯。從宏觀到微觀、從規劃到建設、從展望到提案,地方兩會傳遞出的聲音,蘊含著2022年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暗含著當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掣肘所在。

發力電動化智能化升級 搶占汽車產業制高點

地方政府對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遠超外界想象。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加快,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地方政府正在積極落地汽車項目,搶占發展制高點。

在北京市2022年9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中明確提及,北京2022年將推動小米汽車開工、理想汽車建設。當外界還在期待兩家企業之后的規劃時,北京市政府就表明了如此堅定與明確的態度。2021年10月,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工廠在順義啟動開工建設。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順義區著力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高地。此外,2021年11月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后,此次兩會上更是提到2022年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

“當前,汽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對此高度重視,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上海市市長龔正更是如此強調。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上海要聚力全面推進嘉定國際汽車智慧城的建設。

對于2022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地區正大力向前邁進。湖北省表示,推動汽車制造與服務產業加速邁向萬億級,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光芯屏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成全國領先的汽車制造新高地。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面開工建設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配套布局新能源電池等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帶動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化應用,助力打造萬億級長春國際汽車城。

此外,廣東省多措并舉擴大內需、穩定外需,擴大汽車消費,并在加快推進制造強省建設中提到了高質量建設“廣東強芯”工程“四梁八柱”。成都市則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龍泉汽車城等轉型發展,建設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爭創國家車聯網先導區。

強鏈補鏈 瞄準“卡脖子”技術

對于不同地方政府來講,面臨的汽車產業變革機遇相同,但由于營商環境、產業集群等特點不同,2022年各地需要解決的產業難題并不一樣。

2021年,“缺芯”問題困擾著國內不少車企一整年,芯片自主成了產業鏈上亟待補足的短板。對于這種困境,各地政府拿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吉林省省長韓俊表示,吉林將重點支持一汽保鏈穩鏈、改革創新,適應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針對汽車“缺芯”的現實情況,吉林將支持一汽做實排產計劃,發揮“搶芯”專班作用,千方百計拓寬芯片采購供應渠道,力爭2022年全年實現銷量410萬輛、營業收入7700億元。

在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更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應用方面,上海市敢為人先,提出推動制定一批浦東新區法規,將圍繞綠色金融、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積極配合上海市人大開展立法工作,不斷完善與“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安徽省則關注關鍵零部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對標先進水平,在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新一代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軟件與車規級芯片和高精度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研發方面進行突破。

除了強鏈補鏈外,地方政府還善于引進活水。拿貴陽市來講,為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引進了奇瑞萬達、吉利、弗迪電池等龍頭企業,支持培育安達科技等本地企業,奠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困難,貴州省政協常委、致公黨省委副主委、省工商聯副主席楊靜提出,專設省工信廳汽車辦,調配市場資源及產能配置;形成全省協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智慧城市共同發展。

實現“低碳”“綠色”目標 提高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自2021年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公布后,此次地方兩會上的聲音成為行業如何發展氫能的風向標。目前,各地首批示范支持單位的氫燃料電池車輛已進入北京冬奧會會場。

2022年各地鼓勵政策將持續為氫能汽車行業發展送來東風。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張家口、鄭州等示范城市群牽頭城市,淄博、鄂爾多斯、佛山、深圳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和代表委員提案議案中,均提及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例如,保定市委副書記、市長閆繼紅建議,2022年要深入推進綠色低碳提升工程,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依托長城汽車等企業,形成氫能產業完整鏈條,積極推進氫燃料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

資陽市人大代表劉毅、楊遠福等8名代表提出了《關于建設安岳天然氣氫能(清潔能源)產業園的建議》。其中提到,安岳作為天然氣資源富集地,諸多重大天然氣項目無法落地,迫切需要建設一個天然氣氫能(清潔能源)產業園。

在加快落實“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綠色”“低碳”成為各地發展氫能產業的目標導向。海南省政協委員、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認為,海南有望形成千億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他建議,在產業鏈上游,圍繞環島旅游公路驛站,布局充換電站;在產業鏈下游,推動新能源汽車公眾網約車出行、氫能汽車專線運營等,形成“全產業鏈低碳排放”甚至“全產業鏈零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山西省政協委員遠勤山提到,建議山西省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產業扶持政策,支持山西新能源汽車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快速提升山西省汽車產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并建議政府參照“合肥模式”,設立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金,通過投資入股方式支持山西新能源汽車企業快速做強做大。

此外,記者發現,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市場化階段后,作為產業鏈下游的充電樁建設,成為制約市場擴大的因素之一。在廣州、佛山、河源市等地方兩會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中,均提到了小區安裝充電樁設施難度大的問題。順利推進居住小區充電樁安裝工作,解決這道關乎充電“最后一公里”的民生題,提高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才能更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氫能熱

北京市政協委員、SK集團顧問孫子強

發展氫能警惕濫竽充數

當前國內存在對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過度炒作的情況,高補貼引發不少企業蜂擁而至,而一些企業卻只是簡單采購與組裝。北京市氫能產業要在氫能產業鏈上下功夫,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分步落實碳中和目標。

在新能源領域,鼓勵企業參與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研發工作,支持開展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制度上防范非專業團隊濫竽充數。力爭在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各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結合北京各區域優勢協同發展。

芯片荒

民建廣東省委會

將大灣區建成汽車產業“大硅谷”

秉持“大灣區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一盤棋”思維,主動與港澳開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合作。協調建立“粵港澳大灣區9+2‘智聯汽車’產業合作局長聯合會議”定期協商機制,在汽車領域充分發揮粵港澳的優勢和作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9+2自動駕駛“智聯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區,擴大自動駕駛測試區范圍,加強自動駕駛示范合作與互認,加大自動駕駛道路的統籌規劃與建設。以更大的決心推進廣州、深圳兩個獨立“智聯汽車”示范區升級拓展成為一體化的“互聯互通的粵港澳大灣區9+2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區”,統籌開展資質互認工作,共同建立起高效協同機制,打造汽車產業“大硅谷”。

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省總商會副會長盧立新

政策要為軟件企業提供服務保障

抓住此次“芯片荒”的機遇,由安徽發改委牽頭,合肥和蕪湖分工協作,大力引入芯片產業鏈與生產技術,實現芯片國產化。細化汽車軟件產業鏈的突破方向、發展目標、具體舉措,在企業扶持政策、優秀人才引進、發展配套完善、應用場景推廣等方面為軟件企業提供服務保障。

鼓勵和支持安徽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匯聚創新資源,加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建立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組織,搭建政產學研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開發產業體系,促進重點企業與高校合作開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代表委員說

促消費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

建議地補延續至2025年增加廣州節能車指標

建議盡快出臺補貼政策,保持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針對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延續新能源汽車綜合型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車型精準設置補貼標準。同時可參考國家層面出臺多年補貼政策的做法,將補貼政策延續至2025年,釋放良好的引導信號,增強消費者和車企的可預期性,維護汽車消費市場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同時完善其他激勵政策,擦亮廣州汽車制造金字招牌,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效、長足發展,完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目標。

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增加廣州節能車指標,從而滿足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鼓勵消費者選擇節能減排產品。除此之外,完善廣州市智能駕駛汽車測試配套政策、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

佛山市政協委員、佛科院交通規劃設計研所所長曾小明

小區統一管理私人充電樁 推行充電樁強制保險制度

對小區居民充電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其中,有關部門按照流程和標準進行招標,選擇一些技術好、實力強的運營公司負責居民小區的充電樁運營業務,便于對充電樁降低成本、把控質量,也便于運營公司進行內部調節,防止居民充電樁同時工作帶來用電負荷過大。

建議充電樁運營公司與小區物業實現利益共享,激發小區物業參與維護充電樁的積極性。小區物業負責充電樁的簡單維護,運營公司負責一些較高端的維護。此外,政府可以仿照對汽車要求購買“交強險”的方式,對小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推行強制保險制度。業主每年必須為充電樁購買安全責任險,萬一發生事故,損失可以由保險公司兜底,避免對個人或小區財產造成較大損失。

報廢回收

重慶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

重慶林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敏

著力加強廢舊汽車回收利用

在國家《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的框架下,結合重慶實際,加快出臺正式的《重慶市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實施辦法》;科學布局廢舊汽車回收處置正規經營企業。在嚴格堅持準入標準的前提下,根據重慶市大城市帶大農村的特點和“雙碳”目標要求,對全市廢舊汽車回收處置的正規經營企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廢舊汽車回收處置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加強廢舊汽車回收利用行業的監督管理;推進先進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系統,對機動車零部件生產商、供應商、銷售商進行網上全覆蓋監管;加大對非法回收、拆解、銷售企業和窩點的管理查處力度,堵塞報廢車輛非法回收、拆解、銷售渠道。

人才培養

吉林省人大代表、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馮斌

提升一線員工智能化素養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吉林省很多大型制造業企業都面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現在很多企業生產一線員工缺少數字化管理的意識和經驗,同時,企業員工在創新、研發等領域缺少原理性、理論性支撐。

應打造生產一線與高校之間對接的合作平臺,實現對員工認識及能力的快速提升、快速轉變,促進項目研發、創新的深度融合,發揮高校的系統優勢、理論優勢,利用企業工作室的實踐基礎,提高項目質量。引導廣大一線工人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工藝、新需求,提供技能成長與轉變的途徑,打造高水平技能勞動者隊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構筑人才支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