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美歐立法扶持芯片產業 中國應借鑒經驗把握窗口期

2022-03-04 15:30:58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2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提出對半導體行業和制造業發展給予政策扶持和投資推動。其中最關鍵的內容是為半導體產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2月8日,歐盟委員會公布《芯片法案》,提出到2030年歐盟半導體的全球市場份額翻一番,達到20%,并計劃投入超過430億歐元資金,以提振歐洲芯片產業。

2021年,全球市場深受缺芯影響。美國與歐盟、均以立法形式扶持半導體產業,必將重塑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鏈。當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已經到了關鍵節點,美國和歐盟的做法將給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一些啟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經開始行動,汽車半導體行業的競賽開始了。

法案是“合法”外衣

《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的模本是美國參議院在2021年6月通過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的特點是,保留了涉及芯片領域的520億美元方案,另外撥款450億美元用于改善美國供應鏈,促使制造業回流,維護美國的同盟體系。

賽迪顧問集成電路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孫卓異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說:“2021年美國出臺的法案沒有將芯片單獨列出。正是由于去年的法案沒有完全落地,美國才在今年出臺了專門扶持芯片產業的法案。”法案草案出臺,幾經修改,被眾議院通過,歷經半年有余,足以凸顯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

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表示,兩黨議員都認為,如果美國不擴大芯片產能,就會造成國家安全危機。全球芯片短缺對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經濟造成影響,甚至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該法案中最緊迫的需求是520億美元用于芯片生產。

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強大國,美國出臺芯片法案,無疑會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產生影響。

其實,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就提出要扶持半導體產業。《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公布后不久,拜登發文說:“該法案將加強我們的供應鏈,重振美國制造業,讓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內勝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美國要奪回在全球半導體制造業領域所占的份額,歐盟致力于擺脫對美國和亞洲芯片的依賴性。

2021年,美國乘用車新車銷量為1498萬輛,同比下滑1.9%。車企受芯片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不得不削減產量。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的統計數據顯示,由于芯片供應不足,2021年歐盟乘用車銷量為970萬輛,同比下滑2.4%,遠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1300萬輛,創下歷史新低。

“以法律的形式將產業政策固定下來,形成長久的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立法對企業和產業的扶持變得‘名正言順’,有法可依,從法律層面為產業保駕護航,也為扶持產業披上了‘合法’外衣。芯片產業是發達國家的戰略性產業,牽扯到方方面面,很難由地方來推動,必須由中央政府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研究機構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實施芯片法案,貌似更“市場”更“文明”,實質上威脅也更大。

中國應借鑒經驗把握窗口期

當下,打造本土芯片供應鏈已經成為剛需,這也是以立法形式扶持產業的出發點之一。今年1月,英特爾決定了一項總額高達200億美元的投資,這筆資金將被用于在俄亥俄州建設晶圓工廠。在未來的投資計劃中,英特爾還考慮在俄亥俄州投資建立6座芯片工廠。拜登甚至親自為英特爾在俄亥俄州新投資設立的工廠“站臺”。對于英特爾和三星等大型芯片制造商宣布在美國建立新工廠的計劃,雷蒙多表示,在聯邦政府的幫助下,這些企業可以“做得更大更快”。

不過,僅通過“砸錢”來解決半導體供應鏈問題,也絕非易事。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所建的新工廠近十年總成本比亞洲高約25%至50%。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說,企業在美國本土設立芯片工廠可能并不劃算。

在歐洲、中國都在大力發展芯片產業的情況下,美國所建的新工廠并沒有長期的競爭優勢。“美國本土的人力成本、建設成本、產業鏈配套成本等都會高于東亞和歐洲的部分地區。”業內人士指出,在產業鏈配套上,長期以來,美國在半導體和芯片領域以設計研發為主,產能主要在東亞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因此,如果美國本土設立生產線,其上下游的配套成本會更為高昂。這也是美國政府急于實行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原因。

“中美雙方在集成電路方面的矛盾已經發生,法案只是起推動作用。因為集成電路具有周期性,所以,《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一時可能沒有特別顯著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說,它肯定對全球芯片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美國現在還在壟斷高價值設計環節和設備環節,我們還要實現自主研發。”孫卓異表示。另外,她也承認,關于半導體代工廠,中國占據的比例不大。這個法案如果落地,必然會再一次推進全球集成電路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塑,會對汽車芯片行業帶來長遠影響。可以預見,美國在高價值鏈上會更強。

“既然美國學習中國制定產業政策,中國也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顧文軍表示,“相對美國相互掣肘的體系,我們的新型舉國體制應該更為高效,提高決策效率,緊抓時間窗口。半導體產業投入巨大,周期較長。我們要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更快,力度更大,更專業,加強統籌管理。”

穩住陣腳是關鍵

孫卓異指出:“美國制定和實施芯片法案,就是讓制造業回流,同時再次加強本國的技術壟斷地位。”她認為,無論美國芯片法案出臺與否,我國都要自主發展,強化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這個發展道路是不會改變的。

當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正在穩步推進。2021年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布了集聚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若干措施,堪稱史上最強芯片產業政策,其中支持EDA軟件購買和研發。2022年年初,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臨港基地正式開工建設。上海此舉,為當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強力基礎支撐。

從去年開始,汽車產業一直致力于解決缺芯困境。此前,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豐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芯片技術屬于共性技術,不是競爭性技術;對芯片產業的發展來講,長期需要市場化,但在初期,政府的輔助和引導很重要。其實,一直以來,在集成電路和汽車產業等方面,汽車芯片“跨界融合、共生共贏”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孫卓異認為,有我國的產業投資和產業政策加持,多方協同能夠實現合作共贏。

顧文軍認為,美國芯片法案給中國產業發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鑒之處。比如,通過立法來扶持產業,能在較大程度上避免時斷時續的運動型產業支持做法;同時,讓國家對產業和企業的支持變得合法合規,能從法律層面解決產業扶持中的出資、減稅等問題;中國應當重點支持平臺型企業,把寶貴的資源用在關鍵之處,給成熟企業配置更多資源,鼓勵整合,做大做強既有主體和領先企業;美國對外“招商引資”的思路值得我們借鑒,外企必須帶來最先進的技術,而不是用一些成熟甚至落后的技術來敷衍了事。

另外,顧文軍還提出:“我們需要繼續開放和全球合作,但也要在爭取先進技術的前提下爭取境外企業來華發展,保護好我們的技術和人才‘活水’,把中國市場、中國標準建設成國際市場、國際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發展本土芯片產業鏈已經成為剛需,這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國芯片產業穩住陣腳是關鍵。(趙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