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雙碳”賽道全面展開

2022-03-29 15:16:47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將視線轉回一年前,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要求“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等”。此后一年內,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全國碳市場啟動、“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文件亮相……“雙碳”工作全面展開。

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等政策的提出,無不體現了政策的延續性和遞進性。結合代表委員們的提案建議與近期政策走向,也能看到在“雙碳”這條綠色賽道上,“穩中求進”的方向與有序推進的步伐。

碳市場短板待補

建設全國碳市場是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當前,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已順利收官,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迎來挑戰。今年的計劃報告提到,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管理。

3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開中碳能投等機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案例。而在2021年7月6日,全國碳市場首例碳排放數據造假案例就已曝光,此后各地碳排放數據核查依然發現多起數據造假事件。民進中央在相關提案中分析指出,碳排放數據失真頻發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碳核算結果精確度不足,二是碳核算標準邊界模糊,三是地方政府、企業、第三方碳核查機構存在碳核算數據造假動機。

準確可靠的數據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規范運行的生命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永林表示,要強化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監管力度,增強對數據造假行為的懲罰力度,確保更加公平的數據統計環境。

“作為能源消費者,特別是高耗能企業,如果使用了綠色電力,到底可以實現多少碳減排?”全國政協委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指出,國家層面應當盡快出臺相應的計算標準,他建議參照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地方已有試點經驗,推動全國各企事業單位探索開展碳賬戶體系建設,形成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據統計,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共運行114個交易日,成交量1.79億噸,成交額76.61億元。有代表認為,當前全國碳市場仍存在著覆蓋范圍小、參與主體和交易品種受限等不足之處。全國人大代表、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只上線推出碳排放權現貨交易,所發揮的減排效果有限,而縱觀國際碳市場運行經驗,歐美國家碳市場已涵蓋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建設一個價格有效、穩健運行、期現聯動的全國碳市場對推進‘雙碳’工作至關重要。”何金碧說。

新能源發展勢頭正勁

加快發展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計劃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當前,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穩步增長、新能源發電量屢創新高,但新能源產業發展仍然存在部分地區消納能力不足、各層級各專項規劃無法有效銜接等問題。針對新能源富集的大型能源基地,不同程度存在配套電網送出項目規劃、核準相對滯后,跨省跨區通道能力不足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大力加強儲能體系建設,盡快出臺儲能專項規劃,有序規范發展儲能產業,充分增強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調節能力。

增強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競爭力,也是諸多代表的關切。去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審議國家安全戰略時提出“確保能源礦產安全”。這是如此高規格會議首次把礦產安全和能源安全并列,變化背后的原因正是全球范圍內向清潔能源轉型引發的大量戰略性礦產需求。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提出了推動國內鋰資源保供穩價的提案。他認為,應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第一批9705萬千瓦風光大基地項目已開工約7500萬千瓦,其余項目在今年一季度陸續開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步伐加快的同時,相關政策正密集出臺。近日,《“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出臺、《“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發布以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出臺,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持續擴大清潔能源供給提供了相關遵循。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2年要“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凸顯出能源安全的重要地位。

今年的計劃報告中也提出了“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的一套“組合拳”。其中包括“加強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建設,繼續發揮傳統能源特別是煤炭、煤電的兜底保供和調峰作用,積極推進現有煤電項目改造升級”。

推進煤炭利用的清潔化高效化,對我國發揮煤炭資源優勢、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體。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2021年能源消費總量52.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2%。煤炭消費量增長4.6%。實現“雙碳”,仍離不開煤炭。在能源轉型初級階段,還需要充分發揮化石能源的備用、調峰、兜底保供功能。

3月22日召開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專題座談會指出,要深刻認識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統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科學有序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能源保障。

相關部署也正有序落實。據了解,目前科技部已會同有關部門正研究部署面向2030年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擬面向煤炭綠色開發、煤炭清潔燃燒與高效發電、煤炭清潔轉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決策支持等五大方向進行突破攻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