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玩不起“低價”?
本 | 表外表里,作者 | 周霄、譚鳩云,編輯 | 曹賓玲
(相關資料圖)
京東正在顛覆自己。
過去,其倡導 " 多快好省 "," 好 " 排在 " 省 " 前面。但劉強東一回歸,就嚴肅強調:" 低價才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在落地執行上,也相當果決。以百億補貼為例,有京東員工感嘆:過去類似級別的項目,從立項到上線起碼要耗五六個月,現在只花了一個多月。
京東的轉變,并不難理解。環顧其四周,阿里、拼多多、抖音無不虎視眈眈,留給京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
活下去,才有故事可講。但如此生死攸關的一戰,京東的打法令人困惑:大張旗鼓對標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被機構發現價格依然更貴;" 貴就賠 " 的承諾,也被消費者投訴。
企業內部,關于 " 低價京東 " 的爭論也喋喋不休。甚至連劉強東也不敢拍板:" 我很多年沒有管業務,今天沒辦法給兄弟們提供一個特別具體的答案。總之,這場仗究竟怎么打、打多久,目前看不到京東的標準答卷。而戰略清晰、戰術模糊,對一家轉型期的公司來說,并不是好事情。
當下的京東,究竟是情急之下的孤注一擲,還是孤勇者的破釜沉舟呢?
" 平價 + 服務 " 的折中路線,踩不準時代脈搏
傲嬌的京東、阿里,終于都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前幾年,即便 " 魔鬼之師 " 拼多多來敲門,京東、阿里也只是推出特價版 APP 京喜、淘特應戰,主站依然高冷。
但如今,前有劉強東痛斥兄弟 " 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為掌握了定價權,絲毫不關注我們的低價優勢 ",后有馬云高喊 " 回歸 ",各大電商集體向拼多多看齊。
實際上,拼多多還是 9 塊 9 搶手機的老樣子,并不是現在的拼多多讓京東、阿里更忌憚,而是其所代表的零售趨勢不容忽視。
可以看到,零售行業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在不同的宏觀周期里,會托舉出不同的零售模式。
比如,2014 年前后,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居民消費信心空前高漲,消費逐漸成為拉動經濟的 " 第一大馬車 ",不少溢價較高的品類與行業也因此乘風而起。投射到電商行業上,主打品質化、優質服務的京東,吃到了更多紅利:收入增速不僅大幅跑贏社零,還遠高于阿里,市場份額也節節攀升。(當然,也有平臺發展階段不同的影響。)在此刺激下,整個零售行業都抄起了京東的作業,加碼布局高端化,如天貓正是在彼時興起。但眾所周知,如今的消費風向變了。" 兩折吃海底撈 "" 花一半的價格做家裝 " 等平價消費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熱度高漲," 不促不買 " 成為新常態。
由此一來,拼多多、淘特等主打低價的平臺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以拼多多為例,消費者 " 真香定律 " 下,用戶數激增,收入高漲,市場份額不斷抬高。
反觀老玩家京東,則陷入增長困局。可以看到,近 2 年京東 MAU、DAU 增長不斷放緩,2022 年全年 GMV 同比僅增長 5.6%,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如此背景下,京東下場打價格戰的野心一目了然:改變貴價心智,迎合大眾 " 省著花 " 的心理。正如劉強東在去年內部會議中的反思:京東應服務多層次消費者,既要考慮有錢人,也要考慮普通人。
但這句話也包含另一層意思:既要滿足價格敏感用戶,也想留住高凈值人群。
基于此,京東打起了 " 差異化的平價 + 服務 " 的算盤。據晚點 LatePost,京東百億補貼的目標是保持約 90% 的商品與拼多多百億補貼商品價格持平,其中 10% 更能搶占用戶心智的商品更便宜。
京東內部人士也對財經故事薈說:" 把價格的最低水位和對手拉平,靠著更好的口碑和更好的服務,讓用戶選擇我們。"
這并非京東的空想,日本萬代南夢宮、Goldwin 等 " 小貴但精致服務 " 的品牌已經驗證過,在宏觀經濟小幅復蘇、消費信心初步扭轉時,消費端會出現追求平價與講究服務并存的階段。
但問題是,國內消費復蘇雖然穩中有進,但消費者依然緊盯著價格、優惠力度,捂著錢包過日子。因此,京東提出的 " 平價 + 服務 " 的組合,雖然實現了 " 大象轉身 ",卻并沒有完全踩中時代的脈搏。更何況,這個策略在落地時,也有些變形。
事實上,京東已經打出了殺傷力最強的一顆子彈——在 " 百億補貼 " 頻道內,電腦數碼、家用電器、手機通訊被置于前列;且 3C 電子類產品也是補貼金額最高的品類,東風證券統計顯示,3C、數碼、手機三大核心類目占 SPU 總數接近 50%。
然而,海豚投研數據顯示,即便百億補貼占比最高的家用電器與手機品類,也只是 GMV 從常規渠道轉移到了 " 百億補貼 " 渠道,并未帶來更多的增量。
回看消費者的反饋,抱怨的焦點主要在履約速度與售后服務上——這正是京東低價轉向的 " 副作用 "。
此前,京東 POP 商家(第三方商家)如果使用京東物流,商品會被打上 " 自己人 " 的標簽,從而獲得更多流量支持。但高昂的物流成本,勸退了許多手頭不寬裕的商家。基于此,劉強東在京東物流的經營管理會上強調,不再要求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 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如此一來,價格雖然打下來了,但其他物流相比京東物流,時效性和服務是大打折扣的。習慣了京東速度的消費者,突然 " 由奢入儉 ",當然很難接受。
售后服務也是類似的道理,剁椒 TMT 走訪觀察顯示,試水的商家中,沒有接入京東官方售后體系的經銷商大約占了一半。
總的來看,為了迎合消費趨勢,京東試圖發揮自己的服務優勢,實現更省力的低價轉向。但在具體落實層面,與大環境并不十分契合,且服務牌并沒有打動消費者。
當然,這些都是短期的挫折,以京東的執行能力,并非跨不過去。真正棘手的是,平臺趨向貴價的生態循環是很難扭轉的。
割自營的肉喂 POP 商家,但刺激效果有限
據國投安信統計,在京東,占比僅 5% 的自營店鋪,貢獻了 55% 的 GMV,而剩下 45% 的 GMV,由其余 95% 的 POP 商家競爭(2021 年數據)。
兩種模式的生存環境,不言而喻。這種差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京東數十年的品質化戰略一步步塑造出來的。
如下圖,在品質和低價兩種主張下,京東和拼多多在流量分配、商家權益傾斜機制和準入門檻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導致 " 品質高、價格貴 " 的商家更適合在京東生存,而拼多多則形成了 " 便宜才是硬道理 " 的叢林法則。
具體以京東為例,《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曾提到,同樣一款商品,POP 商家花 100 元買到的流量資源,自營只要 30 元就能買到。自營業務享受到更多的流量扶持,就更容易積累銷量和好評,躋身搜索排名前列。不僅如此,在京東最吸引消費者的物流和售后服務,以及入駐和運營門檻上,POP 商家都處于弱勢。
如此機制導向下,POP 商家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經營,甚至有商家幾乎是錨著自營店鋪打 " 游擊戰 ":廣告投放上,撿漏自營,自營沒投什么關鍵詞就投什么詞;活動運營上也比自營更賣力。但費盡心機,轉化率可能也不給力——有數據顯示,一個商品的轉化率,POP 商家下單率在 3% 左右,而自營的下單率在 20% 左右。
這使得京東的 POP 商家只有幾十萬家,而淘寶和拼多多這一數字都是數百萬量級。
因此京東重回低價,勢必要從改變游戲規則,即真刀實戰割自己的肉,成全 POP 商家開始。
據報道,京東內部將低價戰略細化為改善平臺規則、流量分發機制、優惠機制、采銷機制四大方向。
以流量分配機制為例,實行自營和 POP 商家平權,以低價為第一指標。比如,劉強東要求:"之后的流量分發中價格權重占比不能低于 50%,這是底線要求。"京東拿出了誠意,商家自然聞著紅利涌入,數據顯示,2023Q1 京東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 240%。
這種向好趨勢持續下去,對京東來說,意味著破局貴價循環、打造新生態指日可待。
但在商業世界,有所成就往往需要有所割舍。尤其對京東這一類自營起家的電商平臺來說,自營和 POP 商家左右手互博一直是需要盡量避免的雷點。
比如,亞馬遜無論在流量機制還是售后處理上,始終更偏向自營商家。但京東在低價導向下,自營業務與 POP 商家之間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二者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為了趕超自營店鋪,實現薄利多銷,POP 商家可能會竄貨、亂價。據第一財經了解,已有品牌方要求代理商下架相關商品 " 退出比價 "。
而自營為了保住銷量,也不得不 " 舍命奉陪 ",加入價格內卷。此前,瀘州老窖就曾因京東自營多次降價銷售 "52 度國窖 1573" 系列產品,宣布與其暫停合作。
品牌調性和價格體系面臨威脅,商家當然不樂意。正如一位自營供應商所言:" 在京東,品牌追求的是溢價,而不是銷量。如果只追求銷量、流量,還不如走微商或者是自己的直播間。"
更尷尬的是,即使京東犧牲一部分自營利益,POP 商家繼續參與的熱情也沒有 " 非常強烈 "。
" 京東之前有過幾次補貼活動,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時候補貼部分可能還需要商家來承擔,我們也在觀望。" 一家服裝品牌品牌負責人如此對剁椒 TMT 說。
如下圖,此次百億補貼采取公開競價模式,在競標價格上再由京東進一步進行補貼。有商家透露,自己的到手價是競標價加上官方補貼,但只有部分商品能拿到平臺補貼。
換言之,從商家角度看,京東此次百億補貼 " 官補 " 和 " 自補 " 的比例,有些過于靈活了。當然,以 " 官補 " 撬動商家 " 自補 " 的不止京東一家,拼多多和淘寶的百億補貼,也很考驗大家的數學和邏輯學。
但淘寶和拼多多有足夠大的流量池子,反觀京東,過去為了追求品質、格調把許多中小商家 " 拒之門外 ",SKU 豐富度不足,難以滿足用戶的 " 逛 " 需求;并且內容化探索也有限,缺乏刺激消費的場景。
有商家向媒體抱怨:" 京東最明顯的問題便是給新品牌留存的手段非常少,因為沒有內容引流,在不買量、不找其他渠道引流的情況下,數據其實不好。"
更有商家進一步透露:" 大促期間,假設我手里有 10 萬營銷預算,投到天貓可以帶來 20-30 萬轉化,投到京東也就十多萬左右。"
因此,當熱潮褪去,想要 POP 商家繼續掏腰包參與百億補貼,京東必須拿出更大的蛋糕才行。
轉向徹底但路徑模糊,京東還要迷惘多久?
" 低價已經成為京東內部的一種氛圍,甚至是一種政治正確。" 有京東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
外界看到了京東的決心與魄力,但對低價戰略如何落地是模糊的。實際上,在京東內部,關于低價戰略的分歧也很大。
一位京東人士向晚點 LatePost 透露,京東的核心高管們,有的認為主站應該迎戰抖音和快手,有的把美團作為第一競爭對手,還有的認為狙擊拼多多才是最重要的,甚至連劉強東也在思索中。
因此,就如何實現 " 低價 " 這一戰略,京東更多時候是摸索著前進。但含糊的路徑,很容易加劇分歧與內耗。
以采銷改革為例,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從平臺收入和利潤轉向銷量,鼓勵員工引入更多低價產品。
然而,消費者上京東往往就是沖著自營商品來的。一位京東采銷人員告訴 36 氪," 相同的坑位給到自營商品,GMV 轉化就是比第三方商品高。" 采銷人員無法沖業績,改變意愿自然非常低。
此外,京東還實行采銷分離,避免內部員工用流量坑位、營銷工具等與商家議價,騰挪出降價空間。
但如此一來,業務上從對接一人變成對接多人,不僅溝通成本增加,KPI 的劃分更令人發愁。據 36 氪了解,去年京東的高管會上,多位高層都表達對這些方面的擔憂。
這些由下至上的種種問題,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來指導行動。
在這一點上,阿里顯然要精明一些。馬云提出的 " 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 戰略思路,可以對號入座到扶持中小商家、提升用戶滿意度和黏性、探索新營銷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上,高層一錘定音,打工人老老實實完成 KPI 就行了。
并且這就是在阿里生態上糾偏而已,再怎么折騰,也還在舒適圈。
但京東,卻是徹底轉舵。市場最擔心的地方就在這里——對任何零售模式來說,低價和品質化總是不可兼得的,京東這種顛覆性改革,很可能會模糊平臺品質化調性," 換血 " 用戶心智。
" 京東如果放棄主站的基調和用戶群體,有可能得不償失;如果只是板塊內起防守反擊,性價比策略外溢到主站拉動整體銷售額的作用終歸比較有限。" 有投資人擔憂道。
如此一來,京東無疑會陷入 " 騎虎難下 " 的局面:一方面,低價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如果具體方案存疑,定位導向模糊的問題遲遲不能給出確切答案,百億補貼的持續推進會侵蝕更多利潤。
畢竟從過去兩年財報來看,京東的收入雖然穩健,但利潤的增長還是要算上 " 降本增效 " 的功勞。
招商證券曾預測,京東的百億補貼計劃將會使其 EBITDA 利潤率從 3.2% 下降至 2.4%。從這一維度來說,京東的任務不僅更艱巨,能夠糾結、試錯的空間也不如同行寬裕。
目前來看,其內部已經傳遞出 " 破釜沉舟 " 的訊號:今年元旦起,副總監以上以及相對應的 P/T 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薪酬全部降低 10%-20% 不等,職位越高降得越多。
但這種 " 行軍打仗先減糧草 " 的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
更何況,對于京東百億補貼,拼多多也積極應戰起來了。其 2022Q4 電話會議提到:拼多多將勇敢地面對這樣的競爭,包括在某些時候競爭的異化。
今年 618 期間,拼多多對 3C 電子品類、官方旗艦店扶持力度加碼,也基本是貼著京東在打。
總的來看,如何修復改革措施遇到的各種落地 bug,消除低價轉向會改變平臺調性的顧慮,以及如何應對百億補貼下激增的開支,是京東需要深思的問題。小結
京東其實是一家善于打仗的公司。
猶記得 2012 年,劉強東以 " 未來三年京東商城大家電零毛利的代價 ",誓要從國美和蘇寧口中撕下大家電品類的一口肉。時至今日,在家電零售領域,京東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霸者。
只不過,現狀京東已從進攻者變成了守擂者,時代也不是當年與蘇寧打價格戰時的時代。
整體而言,京東的低價戰略轉向,仍處于探索期:選擇 " 平價 + 服務 " 的中庸路線,踩不中市場節奏;拉攏第三方商家,卻狠狠傷了自營兄弟的心;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內部力量難以擰成一股繩。
但改革付出的短期陣痛在所難免,長期依然勢在必行。
畢竟在危機四伏的環境里,京東留在原地,會陷入只防無攻的被動局面,主動出拳,或許還能搏擊出一片新天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京東玩不起“低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表外表里,作者|周霄、譚鳩云,編輯|曹賓玲京東正
-
【世界新要聞】同濟科技“內斗”緩和,公司業績難掩困境
每經評論員杜宇同濟科技(SH600846,股價10 19元,市值63 73億元)近日
-
iPhone 15 將用上超大電池,安卓機又少了一項競爭優勢-世界熱消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雷科技leitech作為迄今為止全球最小巧的5G智能手
-
熒光劑多少算超標?熒光劑的危害
熒光劑多少算超標?熒光劑正常標準是50克以內,如果超過50克就算超標,它就會對人產生危害,所以平時使用含...
-
常用聚類算法有哪些?聚類算法和分類算法的區別
常用聚類算法有哪些?1、劃分法,給定一個有N個元組或者紀錄的數據集,分裂法將構造K個分組,每一個分組...
-
當前觀察:美國獨立日長周末發生16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已致15死近百傷
美國獨立日長周末發生16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已致15死近百傷---7月4日是
-
父母買保險買哪幾種就可以了?受益人寫誰?_今日最新
父母買保險買好壽險、醫療保險、儲蓄保險和意外險就可以了。父母購買壽
-
天天簡訊:給父母的保險怎么買?可以保障什么?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父母的健康狀況和年齡,以確定購買何種類型的保險。
-
給父母買大病保險攻略是什么?怎么給父母買大病保險?|全球播資訊
首先,我們應該提前規劃,盡早購買保險。其次,我們需要仔細閱讀保險合
-
成人保險多久生效?怎么買劃算? 環球要聞
成人保險的生效時間可以分為即時生效和等待期生效。即時生效是指在購買
-
父母買什么保險好?買什么保險劃算?
如果父母有慢性疾病或家族中有遺傳疾病,那么購買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是
-
補貼未如期兌現,雪鐵龍遭多名車主追討,神龍汽車:訂單激增挑戰廠商綜合能力 關注
近日,神龍汽車旗下東風雪鐵龍因未將全部退還補貼被部分車主維權,再次
-
銷量暴漲近七成 任天堂Switch走出低谷
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供應鏈危機、需求不穩定等因素影響,任天堂王
-
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共同債務嗎?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認定?
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共同債務嗎?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婚后他人借的夫妻雙方的債務。婚后債權,除非有其他的事先...
-
通用稱新排放法規將帶來合規挑戰 天天微速訊
通用稱新排放法規將帶來合規挑戰桐楠格用擔心潛在的不明確性或各機構之
-
刑事責任就是刑罰措施嗎?刑事責任年齡最新規定
刑事責任就是刑罰措施嗎?刑事責任并不是完全就是刑罰措施。犯罪是刑事責任產生的法律事實根據,沒有犯罪...
-
判刑后會花錢減刑嗎?減刑的條件和限度
判刑后會花錢減刑嗎?入獄服刑的犯人是不可能花錢買減刑的。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
-
惡意轉移財產如何界定時間?惡意轉移財產怎么定罪?
惡意轉移財產如何界定時間?1、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2、債務人以明顯...
-
三亞群星演唱會設置10條免費接駁專線 供觀眾就近搭乘
人民網三亞7月6日電“三亞之夜”群星演唱會將于2023年7月9日晚在三亞體
-
上海中移數字化轉型產業基金正式發布 首期規模100億元|環球速讀
據證券時報,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上海中移數字
-
跨界體育圈 體育總局任命張靚穎新崗位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成都大運會,體育總局邀請并且任命張靚穎為成都世
-
《博德之門 3》仍將登陸 Xbox 平臺,XSS 分屏困難或會有所妥協|看熱訊
最近LarianStudios發布了一份公告,表示調整了《博德之門3(Baldur & 039;sG
-
《自然》雜志正刊發表華為云盤古氣象大模型研究成果,天氣預報更精準-全球觀察
品玩7月6日訊,日前,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志正刊登載
-
首發突破 500 萬用戶!扎克伯格用 INS 版 Twitter 狠狠地給了馬斯克一記「左勾拳」 全球快播報
馬斯克大概現在是真的想揍扎克伯格一頓。自馬斯克接手Twitter之后,關
-
子女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放棄繼承權可以反悔嗎?
子女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1、放棄繼承權不一定要公證。放棄繼承權需要出具放棄繼承權聲明書,當事人可...
-
7月6日有色金屬早班車
2023年6月mysteel統計中國鋁棒產量為142萬噸,環比減少%,同比增加%;2
-
誤傷輕傷一級不諒解怎么判?輕傷一級對方不諒解可以判緩刑嗎?
誤傷輕傷一級不諒解怎么判?輕傷一級不諒解,如果沒有其他減輕、從輕量刑情節,犯罪分子會被處三年以下有...
-
婚姻中的過錯方能訴訟離婚么?過錯方起訴離婚會有什么后果?
婚姻中的過錯方能訴訟離婚么?過錯方可以提出離婚。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
-
房產法定繼承手續應該怎樣辦理?子女繼承房產需要什么手續?
房產法定繼承手續應該怎樣辦理?房產法定繼承手續的辦理:先到被繼承房產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再到房...
-
浦東國資國企成功發行全國首單集成電路專項科技創新公司債券 世界播資訊
新區國資委深入開展“優化資源配置專項行動”,成功發行多期科技創新主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 建筑工人意外保險怎么買?購買有...
- 天天要聞:百萬醫療險宮頸疾病被...
- 新冠百萬醫療險報銷嗎?報銷比例...
- 水滴百萬醫療保險怎么樣?水滴百...
- 平安e生長期醫療和百萬醫療的比...
- VDS行業新周期第一年,湯臣倍健...
- 創始人被限高,威馬回應:已取消...
- 推大額提現免費券,微信“聊表寸...
- Keep上市,“運動科技第一股”成...
- 字節繼續變“硬”
- 世界今頭條!網傳某二手交易平臺...
- 上海迪士尼的充電寶能借不能還?...
- 天天熱資訊!小鵬G9、P7i推送全...
- Nikola第二季度零售與批發量均上漲
- 傳奧迪計劃在墨西哥生產電動汽車
- 今日播報!現代集團將于明年推出...
- 蘭博基尼燃油車Huracan與Urus已...
- 2023廣州林俊杰演唱會9月8日門票...
- 美高廚具參股成立貿易公司,經營...
- 當農業生產遇到極端天氣 如何做...
- 世界快看點丨快手電商上線臨期食...
- 天天精選!馬斯克:大約在今年年...
- 當前熱訊:RTX 4080 價格逐漸...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侯陽:生成式...
- 三星電子 Q2 利潤或創 14 年...
- 沒上市的二線互聯網公司,都急了...
- 今日觀點!“推特殺手”來了?扎...
- 一見你就有好心情,那個“女戰士...
- 第一大股東的反戈,當創新藥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