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融資普遍存在“三缺”現象 洛陽“政采貸”助中小企業“秒批秒貸”
“手續齊全,秒批秒貸,如果有融資需求可以和銀行聯系……”5月19日,在洛陽市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推介會上,洛陽軍擇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勇分享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成果。
當前,中小微企業融資普遍存在缺數據、缺征信、缺擔保的“三缺”現象,導致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想貸、不能貸。而如今在洛陽,供應商企業為銀行做推介,這一變化折射出“小微融資”新成效。
“疫情防控期間,本來擔心企業中標了政府項目沒有資金流轉。后來在招標文件上看到了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政策宣傳,對接浦發銀行洛陽分行,一周時間就拿到1000萬元貸款資金,順利實現合同,也保障了民生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徐勇說,洛陽市財政局的創新舉措,幫助企業解決了融資的大問題。
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簡稱“政采貸”)是洛陽市財政局落實省、市部署,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行動,也是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利用“互聯網+政府采購”精準對接市場主體需求,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大創新和舉措。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洛陽市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推介力度,2020年政府采購合同融資1億元,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為“六穩”“六保”工作提供財政支撐。
政府搭橋,銀企攜手,“貸”來金融活水。推介會上,浦發銀行洛陽分行、建設銀行洛陽分行介紹了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經驗,中小企業代表分享了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成果。
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呈現出“快準穩省”的特點。
“快”。政府采購合同線上融資業務通過政府、企業、銀行的三方信息在線交互,完成企業融資從受理到發放的線上全流程,當天就能實現從客戶對接、融資申請到審批放款、資金到賬。
“準”。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為金融機構和中標企業搭建信息溝通平臺,通過平臺實現供需信息對稱。
“穩”。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能夠確保付款賬號與銀行融資賬號一致,形成封閉的資金路徑,防范風險。
“省”。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通過政府采購合同線上融資,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對于銀行機構而言,放貸手續進一步簡便,在成本和效率的一降一升間,效益同樣顯而易見。
推介會上,浦發銀行洛陽分行、建設銀行洛陽分行、中原銀行洛陽分行分別與企業現場簽訂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協議。洛陽市財政局、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聯合印發《深入推進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工作實施方案》,提出2021年市級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00%以上,縣區融資規模同比增長30%以上。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負責人在會上指出,要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將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納入融資機構綜合評價體系,對工作先進的融資機構予以政策支持,優先給予再貸款、再貼現等央行資金支持。
據悉,截至目前,洛陽市已有12家金融機構入駐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平臺,300多家供應商登錄平臺咨詢相關服務,60家供應商獲得政府采購線上融資1.53億元、線下融資1.23億元,1.86億元在審批過程中,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成效初步顯現。
“要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洛陽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國輝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還將堅持問題導向,打破供需堵點,在政策框架內盡力幫助解決各相關方合理訴求。堅持無縫對接,確保政策落實到位,持續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田宜龍 王雪娜)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