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普漲 家電行業年內第三次出現集體調價
受不銹鋼、鋅合金等原材料價格大漲影響,空調行業價格應聲上漲。近日,格力電器發布通知,自今年12月15日起進行結構性調價,其中,新國標掛機漲價100元,新國標柜機漲價為200元。同時,奧克斯、志高、美博同步進行調價,價格上漲在100元—300元不等。
除了空調,像電視、冰箱等在內的大家電產品均受上游材料價格影響,出現部分調價現象。
這已是家電行業今年第三次出現企業集體調價、產品漲價的情況。此前兩次分別發生在7月份和9月份。
原材料一漲再漲,原因何在,是否明年仍舊會持續?企業又應如何應對?
原材料價格普漲
近兩個月來,銅、鋁、鋼、液晶面板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倒逼家電行業價格的普遍漲價。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傳遞到中國眾多制造行業的產業鏈。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日前發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隨著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以及企業生產、采購活動加快,11月份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均有明顯上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62.6%和56.5%,分別高于上月3.8個百分點和3.3個百分點,均為年內高點。從行業情況看,受下游行業需求拉動,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幅度更為明顯。
中鋼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空調行業只是制造業中的一個細分行業,不銹鋼、鋅、鐵、鋁等金屬材料的價格是由制造業總體需求和供給決定的,這就是為何空調終端需求低迷時,大宗金屬材料價格依然在上漲。”
對于原材料持續上漲原因,他認為,當前工業金屬類原材料價格上漲一方面反映的是未來新冠疫苗上市后對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另外,當前原材料社會庫存確實處于低位。預計未來隨著新冠疫苗的上市,經濟復蘇的積極因素增多,需求側還會持續刺激大宗金屬材料價格的上漲。
與此同時,在家電等制造產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達八成以上,家電行業對銅、鋁、鋼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導致了核心原料的上漲,特別是在年末出貨高峰期。
看懂研究員、投資人程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投資領域相關的產品價格上漲明顯,但終端需求不足,供應鏈漲價而下游需求不足,這是空調行業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問題。要解決問題,應在拉動終端需求上發力。
國資委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關鍵原材料、關鍵零部件是整個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即對最終產品價格有影響,也對行業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整機廠商在雙高情況時(銷量與利潤雙高),要注意維護整個供應鏈和供應商的穩定。
漲價不是唯一方式
面對成本的上漲,眾多家電廠商最終選擇以漲價來消化成本壓力。同時,有部分龍頭企業選擇加大促銷力度,調整內部產品結構,加大創新帶動高端產品迭代從而增加利潤空間。
胡麒牧認為,一般情況下,成本的上升會順產業鏈由上游向下游傳導,但當需求低迷時,產品提價會導致銷售不暢,尤其是當需求的價格彈性比較大時,提價帶來的銷量損失會讓總的銷售收入降低,所以成本只能由制造業內部消化,比如通過降本增效或者工藝改進來對沖成本上升。如果不能對沖,就會影響產品利潤。
“企業積極創新值得鼓勵,尋求更多的利潤空間,從而帶動產業升級,這是企業的使命。”胡麒牧說。
那么,制造企業又該如何應對上游漲價的突發情況?胡麒牧認為,一是有條件的企業要注意利用期貨市場對原材料進行套期保值;二是做好生產環節降本增效;三是要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對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
宋嘉表示,隨著行業分工、生產網絡環環相扣,少數關鍵零部件的供應不穩定或將影響產業鏈的穩定性。呼吁產業界應該研究推動建立起市場化的長效價格與供應協調機制,形成堅韌、有序的供應鏈生態系統和長效價格體系,以保證整個產業生態的和諧、規范發展。(賈麗)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