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實現“開門紅” 中西部外貿表現活躍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4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2.2%。其中,出口3.06萬億元,增長50.1%;進口2.38萬億元,增長14.5%。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增幅明顯、“淡季不淡”,延續了去年6月以來進出口由負轉正、持續向好的態勢,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
看點1 進出口開局超過預期
海關總署表示,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增幅明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生產、消費景氣度回升,外需增加帶動我國出口增長。今年以來,歐美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景氣度明顯回升,美歐制造業PMI指數維持高位。同時受益于財政刺激計劃,歐美等主要經濟體消費復蘇,對我國產品需求增加。前兩個月,我國對歐美日出口增長59.2%,高于出口整體增幅。此外,今年春節假期多數制造業從業人員選擇了“就地過年”,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不少企業春節期間都維持了生產,以往過完年才能交付的訂單現在都正常交付了。
其次,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拉動進口快速增長。今年一二月,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擴張態勢,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12個月位于榮枯線上,多數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于臨界點。年后進入產銷旺季,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企業對未來預期更加樂觀。海關總署調研顯示,部分企業提前備貨,主要進口集成電路、能源資源性產品,如集成電路、鐵礦砂、原油進口量分別增長36%、2.8%、4.1%。
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前兩個月進出口同比下降9.7%,基數較低也是今年增幅較大的原因之一。但即使與正常年份相比,比如2018年、2019年同期,我國進出口增速也有20%左右。
從海關監管貨運量等來看,貨運量、集裝箱等與進出口值態勢基本吻合。前兩個月,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7.4億噸,增加6.5%;監管集裝箱1691萬箱次,增加17.7%,其中重箱1178萬箱次,增加32.7%;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371萬(輛、艘、節、架次),增加3%。
前兩個月外貿實現“開門紅”,為全年開了一個好頭。據海關總署調查顯示,近期出口企業反映出口訂單增加、對未來兩三個月出口形勢表示樂觀的比例均有所提升。
看點2 主要貿易伙伴合作深化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分別進出口7862億元、7790.4億元、7163.7億元和3492.3億元,分別增長32.9%、39.8%、69.6%和27.4%,與上述經濟體經貿往來更加緊密。
今年前兩個月,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貨物貿易總值7862億元,增長32.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4%。其中,對東盟出口4398.3億元,增長43.2%;自東盟進口3463.7億元,增長21.8%;對東盟貿易順差934.6億元,增加310.4%。在東盟十國中,與我國貿易額居前五位的依次為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
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1.62萬億元,增長23.9%。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維護拓展經貿合作朋友圈,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拓展了我國外貿發展的空間,對我國外貿持續向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今年以來,海關總署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新一輪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向各類口岸延伸,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深化“單一窗口”建設,推動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和隨附單證,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
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零關稅”政策及海關監管辦法全面落地實施,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融合發展,進一步發揮綜保區穩外貿穩外資這一重要的經濟增長平臺作用,優化完善口岸開放布局,提升口岸綜合運行效能,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持續推進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改革試點,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一地備案、全國通用”,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快速發展。
看點3 中西部外貿表現活躍
一系列優惠政策成為拉動中西部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據統計,前兩個月,我國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9751.1億元,同比增長55.8%,增速比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23.6個百分點,占全國進出口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至17.9%。
海關總署表示,中西部地區外貿表現活躍,進出口比重持續增加,國內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充分體現了我國中西部地區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增強,外貿潛力進一步發掘,這將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去年11月9日,商務部發布《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加快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擴大與周邊國家經貿往來。意見還要求,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積極推進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培育和建設新一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示范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中西部地區全方位開放進程加快,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取得新進展,成為穩定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我國外貿穩增長任重道遠。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要促進外貿穩中提質,要在加強對中小外貿企業信貸支持上下更大功夫,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與此同時,要深化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在穩定加工貿易的同時,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李遠方)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先享后付市場規模超萬億 “BNPL”拉動平臺交易額增4倍
3月5日,樂信(NASDAQ:LX)旗下樂信研究院發布《先享后付(BNPL)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
2021-03-08 -
1月我國MPV銷量11.4萬輛 MPV板塊仍延續萎縮態勢
1月,我國MPV銷量為11 4萬輛,同比增長15 7%,環比下降17 4%。與轎車和SUV板塊相比,MPV板塊仍延續萎...
2021-02-19 -
迎新打卡:一樣的“紅色”,不一樣的“紅火” 這些紅色地標緣何如此“紅火”?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繕和新館建設工地,100多名工人選擇就地過節;四行倉庫成為春節前幾日上海十分紅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