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薯計劃”取得重大突破 廣東試種雜交馬鈴薯
種植一畝地馬鈴薯從需200千克薯塊到僅需2克種子,不僅畝產量相當,且口感軟糯、色澤深黃,富含類胡蘿卜素和干物質含量,這個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雜交馬鈴薯,被命名為“優薯1號”,是“優薯計劃”取得的重大突破。
6月24日23時(北京時間),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e design of hybrid potato(雜交馬鈴薯的基因組設計)》的論文,報道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團隊所取得的該項研究成果。
作為全球第三大糧食作物,馬鈴薯一直是依靠薯塊種植,也就是無性繁殖的同源四倍體。薯塊繁殖不僅儲運成本高,易攜帶病蟲害,另一個缺陷是繁殖系數低,種下去的薯塊與最終收成的馬鈴薯比例僅為1:10。
用種子繁殖取代薯塊繁殖,已成為全球科學界的一致奮斗目標。荷蘭科學家(2011年)、以黃三文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2013年)、美國科學家(2016年)都相繼展開相關研究。
2015年,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基因組所聯合云南師范大學等國內外優勢單位發起了“優薯計劃”。
黃三文團隊通過基因組編輯技術敲除了控制馬鈴薯自交不親和的基因,篩選到了這一基因的天然突變體,并克隆了來自野生種的自交親和基因,徹底解決了自交不親和的問題。“優薯計劃”已獲得了純度達99%以上的高純合度自交系“優薯1號”,它的后代與上一代基本完全一樣。通過小規模種植試驗,“優薯1號”的畝產量已接近3000千克/畝。
張春芝透露,今年,“優薯1號”將在廣東多地進行試種。黃三文表示,“優薯1號”還需要改良抗病性和光周期的適應性,讓雜交馬鈴薯不僅能在南方栽培,還能在北方栽培。(記者 張妍 通訊員 馬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全球手機行業Q1利潤突破1億美元 蘋果智能手機陣容更受歡迎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報告,全球智能手機行業在今年第 1 季度的利潤...
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