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芯片缺貨漲價企業供貨期拉長,商用車缺芯之癥如何解?

2021-09-26 11:40:13來源: 中國汽車報  

目前,汽車產業正在經歷著“缺芯”之痛,尤其是乘用車領域芯片“斷供”情況愈演愈烈。相較之下,商用車行業所受“芯荒”影響雖無礙市場平穩運行,但各大廠商在談及未來市場風險時,均提到了對芯片短缺的擔憂。

近日,《中國汽車報》記者獲悉,由于芯片供應緊張,多地輕卡價格將有一定幅度上漲。這是否意味著商用車行業也將面臨“缺芯”危機?

芯片缺貨漲價 企業供貨期拉長

“今年以來,輕卡出廠價格已上漲了2~3次,每次上漲1000元左右,大部分廠家上調價格的原因是芯片緊缺以及芯片價格上漲。”河南輕卡經銷商唐昆陽告訴記者,目前依舊可以向整車廠提交訂單,但由于芯片交貨周期延長,所以廠家也無法確定排產和發車日期。

“今年3~4月,輕卡行業‘缺芯’問題比較嚴重,一些廠家實施了減產計劃,導致不少熱銷車型存在供應緊張的情況,比如3L及以下排量的車型就比較緊俏。面對產品供應的不穩定,我們已經做好了應對之策,就是將一些冷門車型的芯片(發動機ECU芯片)拆下來,裝到熱銷車型上。”北京輕卡經銷商高金華告訴記者,好在大部分廠家都能正常供應新車,加之市場端需求疲軟抵消了部分影響,才沒有陷入無車可賣的尷尬境地。不過,從近段時間來看,廠家車輛交付周期明顯延長,如果這個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勢必給新車銷售帶來不利影響。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國內汽車產業就已感知到芯片供應的危機,當時主要是由ESP和ECU的芯片短缺所引發,而后蔓延到更多類型的汽車芯片。僅就商用車而言,雖然受到的沖擊并不大,但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惡化,博世、大陸等零部件巨頭被迫減產或停產,加劇了ECU主控芯片緊缺的危機,導致整車交付被迫延期。此外,各大整車廠以及發動機廠商在今年公布的半年報中,也表達了對芯片短缺導致發動機ECU斷供的擔憂。

“芯片短缺不僅會影響整車產銷,還直接導致了相關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于整車企業而言,將會面臨更大的成本管控壓力。”據江淮商用車相關負責人宋遠(化名)透露,芯片供應緊張的確制約了企業的產能,很多車企也紛紛調整了生產計劃。但慶幸的是,終端市場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也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李勝表示,在商用車市場中,重卡領域沒有遭遇嚴重的斷供危機,這是因為重卡行業以本土供應鏈為主,分散了一定風險,而輕卡市場產銷則明顯受阻,整體產能預計下降三分之一。

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指出,我國商用車行業受芯片短缺的影響較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是商用車所用的芯片數量相對較少;二是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終端用戶購車意愿并不強烈。但不容忽視的是,東南亞地區疫情反復,致使芯片緊缺持續加劇,如果短時間內芯片不能恢復供應,整個商用車產業鏈會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同時,新車漲價將會持續,“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也難以呈現。

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分析稱,國六階段的發動機噴油系統完全由ECU控制,一旦芯片供貨不足,勢必會給國六柴油發動機以及國六整車產銷帶來巨大影響,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將會陷入比較被動的局面。

芯片供應持續吃緊 產業鏈有何應對招數

由于“一芯難求”,芯片價格上漲似乎成為了常態。記者了解到,目前主流渠道的芯片價格上漲了5~10倍,非主流渠道甚至上漲了10~20倍。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出臺措施,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并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國家重拳治理“炒芯”亂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芯片供應緊張。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芯片短缺的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消除。即便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樂觀估計也要到明年才能有一定緩解。作為國內輕卡發動機ECU芯片的主要供應商,博世集團認為,今年下半年缺芯的壓力會有所緩解,但仍會非常緊張,如果沒有更多自然災害等因素干擾,預計2022年下半年將逐步恢復正常。此外,佛吉亞、戴姆勒等企業也表示,輕卡芯片短缺將持續至2022年,并有望得到好轉。

整體來看,汽車芯片供應將繼續吃緊,為應對“缺芯”困境,多數商用車企業已經采取了補救措施。除了限產、減產,部分車企選擇將芯片優先分配給利潤更高、更熱銷的車型。另外,也有不少企業選擇嘗試國產替代的方案。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車規級芯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且汽車芯片研發制造的步驟復雜繁瑣,從導入設計到設計采納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與試驗,真正實現量產至少需要3~5年。某品牌發動機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短期內完成芯片國產替代不太現實,更寄希望于芯片廠商能夠盡快恢復供應。

聯合攻關自主“芯” 構建產業鏈創新生態

對于“缺芯”的原因,業內普遍認為,是疫情以及突發事件造成的,但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國汽車芯片市場一直被外資芯片巨頭所壟斷。

“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的汽車芯片占比不足2%,但中國汽車總量卻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現如今,中國汽車產業已邁入創新發展階段,芯片環節的創新也應緊跟腳步,形成一個全面創新的生態閉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在芯片生產制造方面還比較薄弱,如今芯片短缺問題日益凸顯,并且影響了汽車供應鏈的安全,中國應該補齊缺“芯”的一環,構建產業鏈創新生態。

“此次芯片危機之痛,讓我國汽車行業深刻意識到,芯片行業自主的重要性,8同時也給國產替代帶來了機遇,自主企業應牢牢把握。”宋遠認為,“芯荒”危機的背景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但同時也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的意識,提升了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對于芯片的重視程度。“解決‘缺芯’問題不能單打獨斗,需要產業鏈協同,需要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力,目前已有不少車企開始布局芯片領域,與芯片企業聯合攻關車規級芯片,這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他進一步說道。(李亞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