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宏觀 > 正文

科技創新、住房保障 八個關鍵詞讀懂北京2022年小目標

2022-01-07 08:35:27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1月6日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市長陳吉寧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過去一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明確了2022年重點工作。

陳吉寧表示,初步預計,2021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8.5%。北京經濟結構和質量持續優化提升,人均生產總值和全員勞動生產率保持全國第一。

陳吉寧說,北京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努力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貿易開放

以科技創新、服務貿易、先進制造等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格局

北京市將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深入開展國際高水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縱深推進“兩區”建設。實施園區(組團)發展提升專項行動,完善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構建以科技創新、服務貿易、先進制造等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格局,提升航空“雙樞紐”國際競爭力。扎實推進中德、中日等產業園建設。

不斷強化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加快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等重大項目,優化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布局,打造高品質人才社區,落實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新一輪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科技創新

高精尖產業能級躍升

北京市今年將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構筑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聚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全面建設國家實驗室,加速建設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在未來科技前沿領域布局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力爭取得更多基礎原創成果和底層技術突破。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著力打造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改革科技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空間統籌,優化資源布局,提高專業化創新服務能力。支持專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臺建設,加大力度吸引天使、創投等資本在園區聚集,引導開展長期投資、硬科技投資,形成以公共臺、底層技術、龍頭企業等為核心的多樣化創新生態。

大力促進高精尖產業能級躍升。進一步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引擎”,推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通信等領域“卡脖子”技術實現新突破,加快新型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生物前沿技術突破和轉化應用,加速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進程。優化調整高精尖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小米汽車開工、理想汽車建設。

全面建設高水人才高地。加快集聚一批戰略科學家和敢闖“無人區”的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圍繞高精尖產業急需領域,實施校企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計劃。落實“朱雀計劃”,加快引進項目經理、技術經紀人等多層次人才。

數字經濟

20個重大數字經濟應用場景

加快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加強算力算法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出20個重大應用場景,推動形成區塊鏈、人工智能、擴展現實和超高清顯示等產業集群。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指導支持臺企業在合規中轉型發展,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全面提升金融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爭取落地一批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全力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創新發展,培育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深化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打造綠色金融和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有效激發新供給新需求。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費業態變化,鼓勵綠色消費,豐富數字消費,發展體育消費,創新生活、文旅消費,大力孵化新消費品牌。統籌推進現代物流基地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適度超前安排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文化繁榮

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為進一步促進首都文化繁榮發展,今年北京將推動出臺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積極推進中軸線申遺。統籌“三條文化帶”建設,落實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推進琉璃河、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工程項目。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老字號傳承發展。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一刻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博物館之城”,廣泛開展“書香北京”全民閱讀活動。抓好重大革命、歷史、現實和北京題材創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商貿等融合發展,提升文化產業園區服務水。深化市屬文藝院團改革。實施“漫步北京”計劃,精心設計旅游產品。創辦北京文化論壇,辦好中國藝術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活動。

住房保障

保障租賃住房15萬套

北京市將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改革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機制,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暢通基層預約轉診渠道,提高家庭醫生服務能力。加快發展研究型醫院、研究型病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深化愛國衛生運動。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精心組織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打造國家全民健身典范城市。

堅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穩定,做好住房供地保障,籌集建設保障租賃住房1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研究適應多子女家庭的公租房政策,調整建設標準和配租辦法。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管理,促進房地產業良循環和健康發展。

學校教育

中小學學位2萬個

北京市將緊扣“七有”“五”,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提升居民收入。堅持就業優先,實施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計劃,做好困難群體就業幫扶。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人力資本質量和專業技能。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整體提升教育發展質量。深化“雙減”工作,完善學校考評機制,強化教育督導,促進學生養成體育運動慣。積極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出臺政策支持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促進高校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建設新一輪高精尖創新中心。

努力提供優質便利養老服務。建立街鄉鎮養老服務聯合體運行機制,提升社區養老驛站服務質量。鼓勵市場化專業機構參與提供助餐等養老服務,發展時間銀行等互助養老模式,全面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體系。

營商環境

“6+4”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扎實推進5.0版改革。堅持從辦好“一件事”入手,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6+4”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通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帶動更大范圍的告知承諾審批制度改革。

加快數字政務建設,推動更多事項由網上掌上“可辦”轉向“好辦易辦”,讓企業和群眾享有隨時在線、集成便利的政務服務。實施好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措施,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城市管理

老樓加裝電梯200部以上

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全力打造“京通”“京辦”“京智”三個智慧終端,擴大“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覆蓋面。以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城管等建設為示范,以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為試點,大力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水

落實城市更新行動計劃。有序推進老舊樓宇、老舊廠房等6大類更新項目,完成老樓加裝電梯200部以上。探索市場化更新機制,鼓勵多元主體參與街區更新和商圈升級。

加強交通綜合治理。倡導文明出行、綠色出行,重點整治醫院、商圈、學校等周邊地區堵點,推廣共享單車電子圍欄,開展電動三四輪車綜合治理,強化交通安全管理。做好停車智能服務。加快軌道微中心建設,提高重點站區服務水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接駁換乘便利度,編制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推進城市慢行系統與濱水道路、園林綠道互連互通。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穩步推進碳中和行動。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出臺節水條例,深入開展“清管行動”,完成第三輪城鄉水環境治理。優化提升生態系統多樣、連通和安全,確保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圓滿收官。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