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宏觀 > 正文

河南發布新型城鎮化規劃 2025年城鎮化率達63%

2022-02-18 09:53:19來源:大河財立方  

2月16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2025年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記者梳理發現,2010年至2020年十年間河南省城鎮化率增長較快,但相比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全面實現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轉變,河南計劃這樣干。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3%左右

過去的一年,河南堅持中心城市與副中心城市“雙驅動”,構建新型城鎮化格局取得新進展。未來一段時間,河南咋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城鎮化率年均增速1.5個百分點左右,5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

到2035年,城鎮化進入成熟期,鄭州都市圈總體發展能級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中原城市群深度一體化發展格局更加穩固,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

近10年河南年均增速1.69個百分點,居中部六省第1位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3%左右,意味著啥?想要探究一個指標背后的意義,不妨先回顧其歷史發展。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前,中國城鎮化尚處于探索發展階段。至1978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為17.92%,比1949年末提高7.2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提升幅度并不大,30年提高約10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不斷加速。1990年——2000年期間年均提高0.98個百分點,2000年——2010年期間年均提高1.37個百分點,近十年則年均提高1.39個百分點。“近十年是城鎮化發展最快的十年,也是城鎮化質量增效的十年。”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曉超此前表示。

△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近年發展趨勢

河南的發展,與改革開放后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相似。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進入21世紀后,河南省城鎮化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由2000年的23.2%提高到2011年的40.57%,10年間每年增速1.58%,城鎮化水平與全國的差距不斷縮小。根據河南省統計局披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化率十年年均增速河南省為1.69個百分點,居中部六省第1位、周邊省份第2位,2010年至2020年十年間河南省城鎮化率增長較快。

值得關注的年份是2017年。2016年末,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原城市群規劃,河南充分發揮規劃引導作用,形成以“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產業群、產業群帶動城市群”的發展思路。2017年,河南省城鎮常住人口4794.86萬人,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0.16%,實現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城鎮化率持續提升,背后“推手”是經濟發展

“城鎮化率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經濟越發達,城鎮化率越高,這是我們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一項歷史性任務。”2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河南城鎮化率越過50%后,進入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區域城鎮化過程中一個標志性轉折點。

此外,城鎮化快速推進,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了城鄉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推動了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帶來社會結構深刻變革,促進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李曉超表示,中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這標志著中國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又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比重為17.4%,比2010年提高8.2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中等偏上國家水平。此外,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預期壽命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

河南城鎮化發展鄭州穩居首位,濟源示范區位居第二

由于歷史條件、制度政策、經濟基礎等多方面的原因,雖然近年來不斷跑出“加速度”,但河南省的城鎮化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2021年年底,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預計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接近57%,與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縮小。

數據顯示,中國東部地區城鎮化率最高為70.76%。東北地區雖然人口在逐步減少,但東北地區的城鎮化率處于較高的水平,略低于東部地區,為67.71%;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為59%和57.27%。上海、北京和天津城市化率超過80%,東部沿海的廣東、江蘇、浙江以及遼寧的城鎮化率超過70%。

將河南地區再細分,城鎮化發展情況又如何?河南省社科院相關研究員介紹,長期以來,河南城鎮化空間分布的特征是,鄭州、洛陽兩大都市圈省轄市城鎮化率高,例如鄭州、許昌、新鄉、焦作、洛陽、濟源示范區、平頂山等。相比較而言,豫東、豫南地區的商丘、南陽、信陽、周口、駐馬店以及濮陽等省轄市城鎮化率較低。

記者梳理近年來河南各省轄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注意到,2010年,鄭州就以63.6%穩居河南首位,不僅6字頭沒有“同行者”,5字頭也“斷檔”,第二名濟源示范區為49.4%。同年,河南平均城鎮化率為38.8%。到了2020年,鄭州以78.4%繼續穩居榜首,第二名仍是濟源示范區,作為副中心城市的洛陽以65%居全省第三位。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河南省有3個省轄市城鎮化率實現了首次突破50%。其中,濮陽從2019年的46.8%提升到2020年50%,信陽從2019年的49%提升到2020年50.1%,南陽從2019年的47.7%提升到2020年50.6%,完成了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的“身份轉變”。

作為新晉副中心城市,南陽城鎮化率近年來的排位也有所提升,從2010年的全省第15位,提升到2020年全省第13位。

2025年,河南各省轄市有望全部實現城鎮化“轉型”

和2010年相比,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0%的省轄市,從1個增加到15個,河南城鎮化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可以說,18個“兄弟”中,15個已經實現“農轉非”。

記者梳理2020年數據發現,目前,仍有商丘、駐馬店、周口3市城鎮化率低于50%,其中,商丘為46.2%,駐馬店為44.1%,周口為42.6%。根據2021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顯示,3地均將下一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指標定在了“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

根據這個速度預測,2025年,河南各省轄市有望全部實現城鎮化“轉型”。

這個預測也在當地相關規劃中得到了印證。其中,商丘市“十四五”規劃提出, 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以上,生產總值4500億元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成為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駐馬店市“十四五”規劃則明確,到2025年,新型城鎮化質量顯著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明顯加快,城區經濟發展優勢明顯,其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3%。《周口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提到,到2030年周口市中心城區總人口達到130萬至150萬人,全市城鎮化水平約60%。

“小數據”背后,構建大格局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3%左右,城鎮化率年均增速1.5個百分點左右——“小數據”背后,是整體格局的大構建。

《規劃》提出,要堅持規模和質量雙提升,推動中心城市“起高峰”,強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龍頭引領作用,打造現代化鄭州都市圈,增強洛陽和南陽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推進區域協調聯動發展,加快構建一主兩副、四區協同、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對于省會城市鄭州,要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能級,聚焦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強化樞紐開放、科技創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功能,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和創新體系布局,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和高端產業引領能力,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國家開放高地、國家人才高地。推進中心城區有機更新和品質提升,優化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高標準打造城市核心功能板塊,合理疏解一般性制造業、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非核心功能,鼓勵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新城組團轉移。力爭到2025年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

此外,《規劃》提出,推動鄭州都市圈擴容提質,優化重塑鄭州都市圈“1+8”空間格局。推進鄭州與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濟源加速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一核一副一帶多點”的空間格局。“一核”即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為引領,以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為支撐,將蘭考納入鄭開同城化進程,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樞紐作用,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一副”即推動洛陽、濟源深度融合,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塊強支撐。“一帶”即落實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國家戰略部署,發揮沿黃河干流區域創新和產業等要素富集優勢,以鄭開科創走廊為主軸、鄭新和鄭焦方向為重要分支,打造以創新為引領的城鎮和產業密集發展帶。“多點”主要包括新鄉、焦作、平頂山、漯河等新興增長中心。

對于副中心城市洛陽,《規劃》提出,要推進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級擴能。堅持創新產業雙驅動、改革開放兩手抓、文旅文創成支柱,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現代生態宜居城市,輻射帶動中原城市群西部地區發展,力爭到2025年生產總值突破8200億元,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到350萬人。加快構建十字形高鐵通道,實施洛陽機場改擴建工程,打造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對于副中心城市南陽,《規劃》提出,培育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堅持“多規合一”,做強做大中心城區,堅持全市域一體化布局,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支持南陽創建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和“瞪羚”企業。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大數據與綜合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深化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完善漢江生態經濟帶上下游合作聯動機制,支持南陽與湖北襄陽、陜西商洛聯動發展。

(記者 段偉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