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宏觀 > 正文

光伏海內外市場規模創新高 資源短缺瓶頸再現

2022-07-28 08:02:47來源:江蘇經濟報  

江蘇是國內乃至全球光伏制造業龍頭重鎮。這一產業的起伏,對于江蘇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有著標志性的意義。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業的最新情況如何?顯現了什么新趨勢?有哪些新的供需矛盾亟待破解?全球光伏市場有何新的變化?7月21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研討會上,該協會名譽理事長、光伏業資深專家王勃華作了題為“2022年光伏行業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的報告(下簡稱《報告》),以最新的數據與分析,部分解答了上述“光伏業之問”。

海內外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據《報告》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業繼續“飄紅”,產量、裝機量均快速增長,海內外市場銷量再創新高。產業鏈關鍵環節——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的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均在45%以上。

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裝備進出口總額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組件出口78.6GW,同比增長74.3%。國內光伏裝機量30.88吉瓦,同比增長137.4%。海內外市場持續擴張,“中國制造”光伏產品的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報告》分析認為,上半年我國光伏業“飄紅”有幾個重要原因。其一,技術快速創新迭代。去年下半年以來,大尺寸硅片的市場占比快速提升,部分龍頭企業已將生產線全部改為182、210毫米等大尺寸產品。已有部分企業嘗試用鎢絲代替金剛線,進一步推進硅片的薄片化。目前國內相當部分企業的硅片厚度已降至160微米~165微米。540瓦以上的大功率組件已成為上半年市場主流。其二,國內發電應用市場持續擴容。我國上半年裝機量已超過去年1月-10月的數字。截至6月底,全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量約3.4億千瓦,同比增長了25.8%。上半年,全國太陽能發電投資631億元,同比增長283.6%。其三,海外市場需求短期爆發。受俄烏沖突影響,歐洲國家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再度大幅攀升。

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的背后

在市場“飄紅”的同時,國內光伏供應鏈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其中,多晶硅原料的漲勢最為突出。《報告》統計,1月-6月國內硅料價格同比漲幅逾38.35%,硅片、電池片同比漲幅為20%。據悉,7月初硅料價格已突破30萬元/噸,相比去年年初上漲3倍以上。電池片大幅漲價導致利潤空間劇減,部分組件企業已因此減產甚至停產。

《報告》分析指出,光伏產業鏈關鍵環節價格大漲的原因有四:市場需求預期火熱;產業鏈供給彈性不足;下游產能持續擴張,對上游原料需求迅速增長;部分環節的產能高度集中,少數巨頭的議價能力強,多晶硅環節尤其明顯。據業內統計,通威、中環等頭部硅料企業上半年利潤猛增。

專家認為,繼2020年-2021年之后,今年上半年光伏供應鏈價格再度大幅上漲,去年以來全球“雙碳”目標驅動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新一輪啟動以及當前產業鏈某些關鍵環節的資源短缺是兩個中長期的因素。

全球光伏裝機市場快速擴容所帶來的上游硅料短期供不應求局面——包括由此而來的“長單擠壓現貨”等短期延伸效應,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逐步扭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透露,至今年年底,國內可新增多晶硅產能68.4萬噸,屆時總產能將達到120萬噸。明年還將有新疆晶諾、寧夏潤陽、甘肅寶豐等8家新的多晶硅企業投產,國內產能將進一步增加到146萬噸,可滿足600吉瓦光伏電池組件的生產需求。

新的挑戰:用地、人才、海外競爭

當前我國光伏業的資源短缺不僅體現在生產原料,用地、人才、海外市場等方面的表現也日益明顯。首先,建設光伏電站需要土地資源,以往大量建設于荒山、戈壁與河湖水面,但今年以來國內環境約束不斷增強。《報告》指出,今年5月和6月,水利部、自然資源部等部委分別發布了新政,嚴格管控水域岸線、農用地和林地的光伏發電用地比例。一些地區的現有光伏電站被限期無條件拆除,另一些地區的光伏發電可用地被高價轉租。

其次,光伏產業專門人才嚴重不足。據《報告》統計,高層次人才尤其缺乏,如高級管理人才、高端研發人才、復合型人才、信息化人才等。目前,全國年均需要本科及以上從業者4.4萬~4.7萬人,但2021年高校新增供給量僅1.5萬人。

最后,海外市場的競爭也在悄然加劇。除美印已經或即將出臺的關稅壁壘政策外,歐洲等國也在不斷設置“綠色壁壘”“強迫勞動壁壘”等,對“中國制造”光伏產品進口的限制在加強。美、歐、印等國家和地區鼓勵本國光伏制造業投資的新政,也將推動海外競爭對手卷土重來。

發電成本優勢明顯

市場將進入加速期

《報告》認為,雖然存在種種新的矛盾和問題,但全球光伏市場的空間依然巨大,中國企業的優勢依然明顯。

據《報告》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買全球光伏發電的加權平均裝機成本為857美元/千瓦,較2010年下降了82%。同期,集中式光伏的度電成本較陸上風電低30%以上,相比海上風電、天然氣發電成本優勢更為明顯。發電成本的優勢,無疑是光伏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的最大推動力。全球范圍,去年光伏發電投資額居所有可再生能源之首,幾乎占到了總投資的一半。

在這一背景下,制定了各自碳減排時間表的全球主要國家,去年以來均調高了光伏裝機目標。世界專業權威機構預測,至2030年,全球每年的光伏裝機量將可能增加70吉瓦,而歐洲光伏裝機量將從原先預計的672吉瓦增至1000吉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今年我國光伏裝機將達205吉瓦以上,明后兩年將分別達到275吉瓦、300吉瓦。據此,今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場發展很可能進入加速期,預計裝機205吉瓦~250吉瓦。我國下半年裝機量預計將逾55吉瓦,全年達到85吉瓦~100吉瓦。《報告》預測,這也將引導我國光伏業進入一個新的產能擴張與技術創新周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