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發揮“頭雁”效應 六大行齊發聲支持實體經濟

2022-10-19 08:09:39來源:城市金融報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

10月16日,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五家大行集體發布公告,披露了今年以來信貸投放情況以及支持實體經濟的情況,表示將持續有效地發揮大行支柱作用,高效服務實體經濟行穩致遠。10月10日,郵儲銀行也發布了類似公告。國有六大行齊發聲,充分發揮了“頭雁”效應。

那么,支持實體經濟國有大行如何發聲?為何實體經濟是C位?未來如何高效精準發揮“頭雁”效應?

齊發聲支持實體經濟

近年來,金融機構加大對穩經濟的支持力度,為助力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擔當作用。

工商銀行公告稱,前三季度為實體經濟新發放5萬億元以上投融資,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金融服務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明顯提升。

2022年9月末,工商銀行境內人民幣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凈增加2.2萬億元,保持同業領先,同比多增4573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增加超過8100億元,增幅37.5%;綠色貸款較年初增長約9500億元,增幅34.0%。在服務科技創新方面,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突破1.6萬億元,增幅達到59.2%。在服務普惠金融方面,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普惠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量超4100億元、增幅37.6%。

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2022年前三季度,該行財務基本面總體穩健,資產規模實現較快增長,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收入、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均取得新進步,實現價值創造能力穩步提升。

中國銀行則表示,主動對接國家穩經濟政策,制定實施支持實體經濟的行動方案,出臺了八個方面42條支持措施,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現,貸款總量實現較好增長,三季度末,該行客戶貸款較年初增加1.69萬億元,達17.41萬億元,增長10.78%。

建設銀行稱,該行持續完善三道防線、母子公司、境內外協同控險機制,加強精細化管理,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交通銀行公告表示,今年前9個月,公司融資總量超過8000億元。其中,境內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年末增加6444億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億元。

數據也能說明金融支持實體的服務力度。央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2022年8月末,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05%,為有統計以來最低值;僅2020年一年,金融系統主動讓利實體經濟1.5萬億元。利率市場化調節金融資源配置作用的持續發力,有利于提高小微、民營企業信貸市場的競爭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小微、民營企業。

為何實體經濟是C位

為什么實體經濟始終站在發展的“C位”?原因有很多層面。

中經報智庫發表文章表示,向內看,我國是靠實體經濟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所創造的世界奇跡中,實體經濟的表現最為突出:制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關鍵部門。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制造”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張名片,十年間,中國制造更是“蝶變”為中國智造。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在其中功不可沒。

向外觀察,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正在伴隨著全球化多元沖突、不確定性加劇而日益凸顯。特別是到了今天,當發達經濟體也開始紛紛反思以往的“脫實向虛”發展模式、重估制造業重要性之時,在十年之前就錨定的著力點,足以證明決策層的戰略遠見。

必須承認,我們的一些行業依然處于供應鏈下游甚至外包位置,遠離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核心。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我們隨時遭遇“卡脖子”風險,也正因此,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著力點,就需要改變過去相對粗放的發展模式,找到新的發展路徑——堅持自立自強,構建可靠可控的強大產業鏈。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我們需要不斷補齊短板,特別是在那些關系到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積極構建自主可控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

我國正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亟待“闖關”,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著力點,就是闖關“秘訣”之一。接下來,我們需進一步探索如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筑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加力發揮“頭雁”效應

10月16日上午,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時,報告還提出,“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這意味著未來5年我國經濟治理將繼續沿著“質量優先”的道路走下去,而不會過度看重具體的增速數量指標。這有利于更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強宏觀政策的靈活性,也有利于引導各地方、各部門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上,包括加快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增長動能轉換,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推動綠色發展等。

日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指出,接下來要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攻堅克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著力穩就業和穩物價,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國銀行稱,盡管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將堅持國內商業銀行業務為集團的主戰場,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同時持續鞏固全球化經營和綜合化服務優勢,不斷推進區域化管理和集約化經營,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行穩致遠貢獻金融力量。

展望未來,工商銀行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繼續保持良好經營態勢,為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工行力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