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宏觀 > 正文

堅決擔起“勇挑大梁”重大責任 江蘇金融業在行動

2022-10-17 08:45:26來源:新華日報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形勢嚴峻復雜的局面,全省上下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經濟運行度過了最困難的階段。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8月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向全省上下發出“堅決擔起‘勇挑大梁’重大責任”的動員令,金融條線動若風發,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人民、專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支持穩住經濟大盤,為全省經濟恢復發展營造適宜貨金融環境,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精準有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區域金融風險底線。透過本報記者梳理的關鍵詞,看江蘇金融業展現擔當勇挑大梁。

1 關鍵詞:穩企紓困

【我在現場】

金融活水,與實體經濟共渡難關

國慶節后,蘇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啤酒瓶蓋、飲料罐依次下線裝車,準備送往青島啤酒、王老吉等客戶工廠。一大早,企業負責人李龍來就在車間里轉悠,看著忙碌的生產線感到高興。誰能想到,就在半年前,因為疫情影響,他們曾面臨著物流運輸緊張、資金鏈緊張的局面。

“幸虧5月份農行宿遷沭陽縣支行給予了5000萬元‘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真是及時雨啊,幫我們扛住了難題,渡過了難關。”李龍來說,下半年發展得很好,訂單也不錯,跟合作伙伴關系也更加密切,信息更足。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多點散發態勢,各地紛紛出臺金融穩企紓困舉措,“貨金融26條”“外匯管理20條”……從加大信貸投放、無還本續貸、下調貸款利率、推進首貸擴面等方面注入金融活水,解決“急難愁盼”,穩預期、強信心,為穩經濟大盤、保市場主體提供有力金融支撐。以制造業為例,金融機構圍繞“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支持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渡過難關,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了較快增長,同時探索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擴大服務覆蓋面,一段時間,2022“江蘇省普惠金融縣區行”活動在全省多地進行,通過政策介紹、銀企對接等多種形式,將金融產品和服務、財政政策等送至企業門口。

不僅如此,加快建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結構政策精準出擊,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工具不斷落地兌現,激勵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向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傾斜。

【數據圖表】

截至6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4萬億元、同比多增563.1億元,增量占全國11.4%。其中,本外貸款新增1.78萬億元、同比多增2224億元,新增量位居全國第一;全省保險業提供各類風險保障352.5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1.74萬億元,增長30.18%;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29.5%,貸款戶數244.88萬戶,較年初增加48.85萬戶;綠色信貸余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50%;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9%、連續21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專家點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何正全:

金融助力穩經濟大盤,正瞄準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尤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以及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正在持續提升。

我們注意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省科技金融得到深入推廣,為普惠金融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服務解決方案,呈現出金融供給多樣化的新局面。

在普惠金融方面,還強調把金融的好處“惠”到實處。尤其是針對餐飲旅游等行業,以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江蘇積極推廣普惠金融金融機構大力創新適合群眾需求的金融產品,降低融資成本,增強普惠金融的可得,對于提振市場信心、助力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2 關鍵詞:改革創新

【我在現場】

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進行時

10月9日,走進蘇州市吳江區第四人民醫院就診的患者發現,在掛號、入院、出院等結算端口,又多了一種支付新方式——數字人民支付。點擊選擇、APP掃碼即可付款,不聯網也能使用,整套支付流程簡單又方便。兩年來,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街頭小店……數字人民在蘇州覆蓋的領域越來越多,持續“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為全國首批數字人民試點,蘇州不斷創新應用場景,且進入提速發展階段。9月19日,蘇州市發布兩大數字金融重磅政策。兩項政策將推動數字人民在蘇州市全市域、全領域試點應用,以場景開放推動試點示范、以深化試點擴大先發優勢、以產業集聚形成生態體系,推動數字金融發展邁上新臺階。預計到2025年,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在全市建成2個全國領先的數字金融集聚區,集聚超過1000家數字金融企業,培育2至3家估值超百億級的數字金融龍頭企業。

數字人民試點僅是江蘇探索金融改革創新的“冰山一角”。蘇州設立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南京啟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泰州建設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改革創新試驗區,昆臺兩岸跨境人民同業融資等多項創新業務順利實施,昆山市和蘇州工業園區資本項目5項創新試點全部落地,長三角征信鏈臺實現18個城市25個節點互聯互通,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持續做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QDLP對外投資試點,支持開展跨境產業投資……隨著多個國家級試點工作落地江蘇,“金融+科技”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江蘇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顯著特點。

【數據圖表】

截至9月末,蘇州全市共有數字人民商戶33.5萬戶。9月消費交易2.26億元,較8月增長643%。蘇州數字人民累計交易超過700億元(包含兌入兌出、轉賬和消費)。其中,9月當月交易接350億元。

政府、事業單位應用方面:9月,全市使用數字人民發放財政獎補資金9.7億元,代發全市公務員、國資單位以及事業單位工資6.39億元。

企業用戶端應用方面:截至9月末,全市各銀行機構累計發放數字人民貸款29.03億元,較上月末增加20.12億元。

【專家點評】

南京審計大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院長 孫楊:

“十四五”期間,持續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是不少省市金融改革的重點工作。推進或爭取數字人民試點、打造數字金融創新集聚區等改革規劃都廣受關注。江蘇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結合緊密,金融改革創新具備良好基礎,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領先梯隊。依托于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可更加有效地提升金融資源要素的運轉質量和效率、強化金融風險監測監管、打通公共信息共享渠道,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一方面,數字金融創新可彌補傳統金融的不足,有助于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提升區域經濟整體活力。另一方面,數字金融創新有助于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加快提升產業技術水,推動產業結構提檔升級。未來,江蘇金融業要進一步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金融供給水,推動創新科技金融產品、服務與市場緊密結合,以科技賦能促進金融行業提質增效。

3 關鍵詞:資本賦能

【我在現場】

雙向奔赴,借力資本市場獲更大發展

10月13日上午,無錫億能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億能電力”)正式登陸北交所,成為無錫年內北交所的“第一股”。據介紹,億能電力此次募集資金總額7500萬元,全部用于變壓器和電抗器改擴建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億能電力也是無錫市高新區第一家北交所企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說,我們以“上市企業倍增計劃”為抓手,積極構建“組織推動、政策拉動、基金撬動、培訓引動、宣傳發動、多方聯動”的企業上市推進機制和工作格局。未來將以最優服務、最好環境、最強支持,讓更多今天的“潛力股”,成為明天的“績優股”。

9月份,蘇州召開了一場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大會,并推出“推進蘇州上市公司做優做強若干措施”。會上,蘇州宣布到2025年全市千億市值上市公司要達5家以上,力爭全市企業每年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超千億元,推進上市公司成為創新人才、先進技術、產業資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匯聚臺……

今年以來,江蘇各地拉滿弓、繃滿弦、鉚足勁,紛紛出臺推動企業上市“行動計劃”,搶抓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機遇,加速擁抱資本市場,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蘇中蘇北是我省在資本市場的薄弱環節,今年也鉚足了勁發力。以泰州為例,先后推出了“鳳城上市通”“鳳城合伙人”等多項助力企業上市計劃,隨著7月份雙樂顏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該市成為繼蘇錫常之后,全省第四個實現A股上市公司空白縣(市、區)“清零”的城市。

可以說,政策上全域覆蓋、服務上精細到家、資源上高效賦能,合力在資本市場上展現了“江蘇風景線”。

【數據圖表】

截至9月末,全省共有A股上市企業618家,居全國第三,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91家,居全國第一。

9月,江蘇A股上市公司融資家數共15家次,募資總額為95.67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境內上市企業53家、居全國第二。其中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20家、居全國第一。

根據2021年年報披露數據,在可統計到的江蘇597家A股公司中,去年研發投入總額約912.99億元,較2020年增長25.33%,其中有185家上市企業研發投入過億元,17家研發投入超10億元。

【專家點評】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吳斌: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當前江蘇上下齊心協力推動企業上市,實際上是在為謀定江蘇經濟轉型升級這盤大棋目標所做的共同努力。這一發展戰略與當前國內資本市場更重視通過支持發展實體經濟,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來促進經濟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形成了高度契合。

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江蘇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持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增強研發力量,真正實現做大做優做強。目前江蘇一批高端制造、生物醫療、信息科技等優勢產業鏈上的企業,正通過資本市場,在實現自身突破的同時,也在帶動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發展。此外,還有一批“獨角獸”“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隱形冠軍、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正在發展壯大,加快走向資本市場,這些都將對江蘇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

4 關鍵詞:要素流通

【我在現場】

筑生態圈,金融要素流通更順暢

“我們將共同搭建天使投資臺,在提供項目資源和人才支撐等方面,整合優勢資源,擴大長三角投資品牌效應。”9月27日,第二屆中國(蘇州)天使投資生態峰會上,蘇州天使母基金董事長閔文軍作為代表,與上海天使母基金、南京科創基金、常州天使母基金、南通產業投資基金等簽約,組建長三角天使投資聯盟,構建股權投資生態的其中一環。

金融領域,股權投資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為科技項目落地和產業化提供關鍵支撐。任何一個科創項目“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背后,都有著股權投資的重要作用。

打造股權投資領域的生態圈,與江蘇推進強鏈補鏈,攻堅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緊密關聯。當前,在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節奏明顯放緩的大背景下,江蘇各地頻頻發力股權投資。最三個月,除蘇州聯合多地組建長三角天使投資聯盟外,南通市推出“基金發展政策16條”中就明確鼓勵天使投資;揚州市宣布設立百億規模綠色產業發展母基金、科創母基金……各地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作用,吸引更多市場化資金參與。

金融作為一種要素,天然具有集聚效應,能夠將人才、資金、資源、技術等發展要素聚集起來。以人才為例,2014年江蘇組建國內首只市場化人才創新創業基金以來,該基金實行“人才投人才、人才助人才”閉環運作模式,吸引了大量人才自發流入,形成“產業人才集聚效應”,累計投資各類人才企業50多個,推動了以艾迪藥業、萬德斯、威爾藥業、劍橋科技、盛航海運、仁度生物、駿創汽車為代表的多家長三角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目前,該基金正在籌備第五期。

【數據圖表】

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發生股權投資事件575起,股權投資金融約672.45億元,分別占比全國數據的14%、11%。

江蘇發生的股權投資事件覆蓋13個設區市,但主要集中在蘇州和南京兩地。其中,蘇州發生272起,股權投資金融約292.31億元;南京發生170起,股權投資金融約184.95億元。兩地合計發生的股權投資事件數占比江蘇數據的77%。

無錫、常州、南通發生的股權投資事件數量位于江蘇區域第二梯隊,均超過10起。

【專家點評】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 陶士貴:

江蘇加速設立政府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向戰略新興產業,通過組建長三角天使投資聯盟,構建股權投資新生態,是對國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積極回應。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就是要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股權投資作為新型的金融供給,不僅在支持科技創新、直接融資、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也加速集聚并打通資源要素間的通道。當前美國對我國以芯片為主體的高科技行業制裁打壓變本加厲,江蘇作為科技強省,緊緊抓住股權投資促進高科技發展的核心要素,形成金融要素集聚效應,就是為了攻克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由長三角輻射全國,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江蘇探索”。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