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股票 > 正文

版號迷局下市值震蕩 三七互娛股價一周內跌逾16%

2022-02-28 09:24:02來源:大眾證券報   

心懷“給世界帶來快樂”使命的三七互娛本周恐怕很難開心。截至2月25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21.35元/股,一周內跌幅達到16.41%,總市值蒸發近93億元。

身處手游賽道的三七互娛股價之所以受創,與此前市場上一則“游戲公司2022年不新發版號”的傳聞有關。但是,一游戲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從未聽到關于版號發不發的確切消息。”

雖然,版號停發的傳聞不斷被“證實”并無其事,但公司股價并沒有迅速回到下跌的起點。三七互娛此番股價的下跌,究竟是外部消息“誤傷”所致,還是內部因素累積后爆發?

停發版號消息未獲證實

游戲板塊這輪股價下跌背后,市場關注的焦點正是游戲版號是否真的已經停發。從消息面看,國家新聞出版署最近公布的一批國產網絡游戲版號審批信息尚停留在2021年7月22日,也正是自那以后,市場上有關游戲版號審批收緊、停發的傳聞便未曾中斷。

其實,游戲版號審批收緊幾乎已是市場共識,但若2022年游戲版號確認停發,對于A股的游戲上市公司無疑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并未接到游戲版號停止發放的通知。”

而國家新聞出版署相關工作人員此前也曾表示,可以關注官網公告信息,但目前(出版署)仍在正常接收游戲公司的版號申請。

游戲行業人士也認為“版號停發”傳聞的可信度不高。“我們從未聽到關于版號發不發的確切消息。”一游戲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外,記者還采訪了幾家手游企業從業人員,受訪者普遍表示并未聽說“2022年版號停發”的消息。

而在經歷股價大跌后,三七互娛也于2月2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國內游戲版號發放情況以國家新聞出版署官方渠道下發的通知為準,公司目前尚未接到相關部門的通知。”當日,三七互娛股價上漲3.81%。

版號停發一事并未得到證實。但是,這也引發另一層思考:如果版號將來真的停發,對游戲企業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精品打造能力或成勝負手

“如果版號停發,將促進精品游戲的產出。”前述游戲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如此回答記者的疑問,“無論是審批游戲版號趨嚴,還是不再新發版號,都對游戲企業運作現有版號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圍繞現有版號資源,打造高質量游戲,最大化游戲在生命周期中的價值將成為游戲企業未來思考的重點。”

游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持有相似的觀點:“版號暫停和逐年減少發放量,對精品游戲的打造將有推動作用。”張書樂認為,版號暫停發放與否,對國內既有的龐大游戲庫存和生命周期較長的游戲并不會產生過多影響。與此同時,國內游戲廠商會沉下心挖掘精品游戲潛力。“這對國產游戲的成長有催化作用,并對國內一些換皮、山寨游戲有一定的淘汰作用。”

那么,三七互娛會是這場機遇中的“幸運兒”嗎?從過往歷史看,三七互娛能否獲益尚存疑問。

三七互娛此前的運作模式是以“傳奇”和“奇跡”類國產網游用戶為受眾,通過買量撒網式尋找高凈值用戶。只要用戶的人均生命周期價值高于人均獲取成本,就能賺錢。這類游戲的邏輯都是圍繞超級付費用戶的體驗來設計,促進其不斷付費。

但相比精品手游,這類游戲的生命周期短,口碑不高,難以長線運營。在華為、蘋果、小米等應用商店中,三七互娛此前主推的游戲《斗羅大陸:魂師對決》下方評論中,關于游戲模式、可玩性、過于氪金的批評,以及對宣稱的“和動畫一模一樣”的質疑仍有很多。另外,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三七互娛旗下游戲的投訴不斷。

況且,游戲買量的成本正不斷攀升。根據DataEye數據,2020年國內手游全年日均投放素材數超90000組,由于需求過于火爆,導致買量成本大幅上漲。三七互娛的財報則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銷售費用為72.73億元,同比增長8.75%。另一方面,《原神》《萬國覺醒》等精品手游也擠進了買量市場,“價高者得”正成為趨勢。

基于上述原因,市場對于三七互娛的天花板能有多高的質疑未曾中斷。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三七互娛在2021年三季報中提到研發費用增加1.35億元的原因時解釋:“公司為精進‘研運一體’戰略,在報告期內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可見,三七互娛也意識到能否打造精品游戲已成版號收緊背景下的關鍵勝負手。

當初的雛鷹長大了嗎?

在精品策略之外,“出海”也成了很多游戲企業的必選項。“近年來,游戲廠商爭相出海的趨勢愈發明顯。版號因素或對此有推動作用,令游戲企業加大在‘出海’上的投入。這或能促成國產游戲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的局面。”張書樂對記者表示。

據《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55.38億元,同比增長7.57%,移動游戲用戶規模達6.56億人,同比增長0.23%。這意味著國內移動游戲用戶規模增長幾乎停滯。“相較于家用主機游戲、PC端游戲等產品,國內廠商在手游領域具有充足的優勢,并不懼怕海外競爭。”張書樂進一步補充道。

在進軍海外方面,三七互娛早有布局。早在2016年,一起對加拿大虛擬現實公司Archiact的投資,令三七互娛的海外“雛鷹養成”計劃浮出水面——公司聯合創始人曾開天親自掛帥,成立國際投資部門,計劃耗資1億美元作為全球游戲工作室的種子投資基金。這筆基金的主要意圖是加大三七互娛海外優勢,而Archiact正是VR游戲領域的海外優秀企業。

也正是這一年開始,三七互娛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數據開始猛增,從39.3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76.03億元。而從同期海外營收貢獻角度看,相關數據從9.2億元增長至21.43億元,實現翻倍。不過,從同期營收占比角度看,三七互娛的海外業務并未實現“實質性突破”,相關數據僅從14.86%微增至14.88%。但2021年上半年,這一比例猛增至27.12%。

2021年半年報中透露出的另一信號同樣值得關注。三七互娛在介紹“游戲出海”規模進一步擴大時表示,2020年自主研發游戲在海外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154.50億美元,同比增長33.25%,盡管2021年上半年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繼續增長,但增幅數據卻放緩至11.58%。

對于三七互娛而言,自主研發游戲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否遇到階段性困難?記者就此致電證券部,工作人員回復:“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增幅數據可能存在周期差異,建議結合2021年年報相關數據進行完整財報年度的比較。”(徐海峰 陳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