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取經,一邊加速,BBA 們亮出了新能源“劍鋒”
文 | 連線出行,作者 | 方亦 ,編輯 | 周雄飛
(相關資料圖)
今年,是汽車行業的關鍵轉折年。
年初的上海車展,眾多海外車企組團參觀中國車企產品的畫面,很多人還記憶猶新,隨之也被業內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真正的 " 換道超車 "。中國車企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開啟狂飆模式。
來到下半年,IAA MOBILITY 2023(以下簡稱 " 慕尼黑車展 ")于近日正式開幕,以 BBA 為代表的歐洲車企們也開始向全球新能源市場集體 " 亮劍 "。
圖源 IAA MOBILITY 2023 官網車展上,奔馳 CLA 概念車首發,寶馬集團全球首發了 BMW 新世代概念車,奧迪則聯合保時捷帶來了共同研發的新款純電產品—— Q6 E-Tron。作為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較早的傳統品牌,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 ID. GTI Concept 概念車。
從產品角度看,BBA 們這次推出的新產品,在參考 " 蔚小理 " 等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產品研發思路之外,也更注重年輕人的需求。
這場集結新車、概念車、技術、核心供應鏈等最核心要素的車展,毫無懸念地引起了新能源汽車圈的新一輪颶風。
BBA 正在做出新的行動,一邊向中國新能源車企們 " 取經 ",另一邊也在加速卷向新能源領域。
畢竟,BBA 們此前在新能源領域已肉眼可見的落后。一方面,此前 BBA 們雖然推出了 EQS、iX3 和 e-tron 等新能源產品,但之后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表現并不樂觀,甚至月度銷量只是 " 蔚小理 " 們同期銷量的零頭。
另一方面,由于蔚來、小鵬和理想等玩家繼續推出新產品,在高端汽車市場上進一步壓縮了 BBA 們產品的份額和優勢。
不甘落后于時代的 BBA 們,正在打響一場反攻戰,這也給高度內卷的新能源汽車戰場,再添了一把火。
慕尼黑車展,BBA 們 " 組團 " 發新車
和 2021 年一樣,今年的慕尼黑車展,注定是德國汽車巨頭們的秀場,各品牌無一例外地展示了各自在電動化、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的最新成果。
正如《歐洲汽車新聞》對此的評論:" 這一歐洲最重要的車展,最能讓人們深入了解歐洲老牌汽車制造商們,會如何成功抑制比亞迪、特斯拉等外來競爭對手日益增長的威脅。"
為了抵御這些威脅,BBA 們展示了各自在新能源領域的新進展。
慕尼黑車展前夕,寶馬集團新世代概念車 BMW Vision Neue Klasse 實現全球首發。據其官方表示,這款概念車定位為新世代電動車型,代表著寶馬的未來,預計會在 2025 年量產。該車型的亮點,還在于引入了第六代 BMW eDrive 電驅技術和全新的 NCAR(New Cluster Architecture)架構。
此外,寶馬集團還宣布,會從 2025 年下半年開始,基于 NCAR 平臺的量產車型將在匈牙利的新工廠進行量產,并在兩年內推出至少 6 款不同的新世代車型。寶馬旗下 MINI 品牌,也帶來了全新純電動 MINI Cooper 和 Countryman 車型,來證明其轉型新能源的決心。
寶馬新世代概念車 BMW Vision Neue Klasse,圖源寶馬中國官微寶馬和奔馳這對高端車界的 " 雙雄 " 一向你追我趕,在寶馬發布新車型的同時,梅賽德斯 - 奔馳旗下的全新新能源車型—— CLA 級概念車同樣也首發亮相了。
新車搭載了多項梅賽德斯 - 奔馳最前沿的技術,基于全新的 MMA 平臺打造,采用全新設計語言和全新 MB.OS 操作系統,并配備 800V 超充系統,WLTP 工況續航里程超過 750 公里。據悉,新車將于 2024 年量產。
奔馳 CLA 級概念車,圖源 IAA MOBILITY 2023 官網同樣有計劃在 2024-2025 年上市全新新能源產品的傳統車企,還有大眾集團。
本次慕尼黑車展上,大眾首次揭曉了旗下奧迪的 Q6 e-tron 原型車,以及全面革新的座艙和內飾設計,該車基于奧迪與保時捷聯合開發的 PPE 平臺打造,定位為純電動中型 SUV,預計量產版將在 2024 年發布,但上市要再等一年。
當然,大眾品牌也沒有缺席。旗下 ID. GTI 概念車實現了首次亮相的同時,也將標志性的 GTI 系列帶入到未來電動出行世界,此外也首次全方位呈現了全新的品牌理念,量產版計劃 2027 年上市。
大眾 ID. GTI Concept 概念車,圖源大眾汽車官微除了 ID. GTI 概念車、ID.4、ID.5 等電動車型外,大眾集團也沒有完全放棄燃油車,在車展上也帶來了第九代帕薩特、全新一代途觀等高能效的燃油車型。不過,隨著大眾集團電動化轉型推進,這可能是最后一代燃油版的帕薩特和途觀了。
單從產品本身來看,BBA 們無論是外觀設計上,還是具體智能化功能上,都更加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比如在新車造型上,奔馳 CLA 級概念車、大眾的 ID. GTI 的前臉都采用了貫穿式燈帶,讓整體外觀會更加有記憶感;寶馬的 BMW Vision Neue Klasse 甚至讓造型具備更多的科幻元素,并且也使用了無門把手車門設計等等。
這些設計元素,單看比較有新意,但如果與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對比,都能發現這些元素基本上都能在主流的在售車型上找到。這就意味著,BBA 們打造新能源產品時,正在向 " 蔚小理 " 們學習和借鑒。
這樣的現象同樣發生在在三電層面。比如奔馳,寶馬和大眾,在宣傳自家新產品時,不僅都會重點介紹續航能力,同時也會強調是基于全新的平臺架構打造和支持 800V 超充。
會有這樣的產品介紹,或許也是看到 " 蔚小理 " 們,目前正在平臺架構和補能網絡上開卷,BBA 們也不想落后,自然會選擇跟進。
事實上,此次慕尼黑車展,只是 BBA 們向中國新能源車企 " 取經 " 的一個縮影。
BBA 們 " 取經 ",加速轉型
BBA 們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其實并不晚。
早在 2007 年,寶馬就發布了一個名叫 "Project i" 的計劃,并稱這一計劃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業務,就此寶馬也成了當時為數不多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燃油車企業。
兩年后,奔馳用 5000 萬美元購買了特斯拉約 9% 的股票,雙方達成合作;奧迪也在 2009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推出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跑 e-tron。
奔馳 EQE SUV,圖源奔馳官微率先起步的寶馬,在 2013 年上市了首款純電動產品 i3,隨后奔馳和奧迪也推出了各自的首款純電產品 EQC 和 E-tron。2020 年之后,寶馬上市了 i3 和 iX3、奔馳也推出了更多的 EQ 系列,奧迪也基于 e-tron,推出了 Q4、Q5 和 GT 系列車型。
但結果證明,BBA 的這些布局,并沒有很好地贏得消費者青睞。
據公開數據顯示,寶馬旗下的 iX3 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 21137 輛,i3 則為 21077 輛。相比之下," 蔚小理 " 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分別為 5.46 萬輛、4.15 萬輛和 13.91 萬輛,差距明顯。
這樣的差距,同樣體現在奔馳和奧迪身上。
奔馳旗下 EQ 系列中銷量最高的 EQE 轎車,今年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 3355 輛,EQC 甚至僅為 256 輛。由于該系列銷量的持續低迷,此前曾有消息稱奔馳或將于 2024 年徹底放棄 EQ 平臺。
奧迪作為 BBA 陣營中電動化轉型最早的品牌,旗下 Q4 e-torn 車型在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也只有 8982 輛。
這也使得曾經在燃油車市場領跑幾十年的 BBA,面臨一場新的考驗。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自己的技術優勢、品牌沉淀、豪華定位,幾乎歸零,不再能夠打動消費者買單。
這樣的消費者認知,其實和此前 BBA 的做法有關,不管是寶馬 i3 還是奔馳 e-tron,幾乎都是油改電車型,中國消費者極少數會放棄便宜且性能更好的比亞迪、蔚來、小鵬,轉而去買價格高的油改電車型。
面對這樣的現狀,BBA 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他們均無一例外地走上了向中國新能源車企 " 取經 " 的道路。
早在 2020 年,寶馬就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的戰略合作包括充電技術研究與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與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
而后,寶馬還先后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及遠景動力開啟了合作項目,其目標很明確,要從新能源汽車的動能出發,占據技術高地,從而對其電動汽車戰略形成有力支撐。
與寶馬的扎根基礎設施不同,大眾向中國車企 " 學習 " 的做法更直接一些。
今年 7 月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官網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0 億元),以每 ADS(美國存托股份)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合作初期,基于大眾的 MEB(模塊化電氣化工具)平臺,雙方計劃面向中國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品牌電動車型,計劃 2026 年上市。
隔天,小鵬汽車官方網站也官宣了這一合作消息,并進一步透露: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 G9 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 B 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
圖源小鵬汽車官網與此同時,大眾中國還宣布,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而作為規劃的第一步,奧迪將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可以看到,大眾與小鵬、奧迪與上汽的這兩項合作,共同之處是聚焦于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而在這些領域,大眾此前的動作已經很頻繁。
比如 2021 年入股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并成為第一大股東;2022 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 CARIAD 公司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開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2023 年,CARIAD 又與中科創達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同樣專注于智能互聯等領域。
在大眾汽車集團看來,與小鵬汽車的合作 " 集整車和零部件研發于一體 "" 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時間可縮短約 30%",并稱,這對于大眾集團在華發展未來意義深遠。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車企已經成為昔日霸主德系車企們的 " 導師 "。無論從今年上海車展上的組團逛展,到與中國車企學習合作,皆是如此。
而 BBA 們的目的也很明確,通過這些行動,以期提升自身的產品力的同時,還能增加在中國市場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話語權。
BBA 們,能打贏反攻戰嗎?
幾年前,因為環保和汽車產業變革等問題,擁有 70 年歷史的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宣告終結。在當時看來,這不僅是一個車展的終結,更是燃油車與純電車終將陸續 " 交接 " 的信號。
在燃油車時代,德系車一直是中國車企學習的榜樣,當年中國的車企也曾采取了向德系、美系、日韓系車學習的方式。但如今,風水輪流轉,到了新能源車唱主角的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實現 " 換道超車 " 后,也迎來了 BBA 們的 " 反攻 "。
正如上文所述,今年的慕尼黑車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可以看到包括 BBA 在內的德系汽車品牌開始出手,多款概念車的首發亮相展示了他們在電動化領域的 " 劍鋒 "。
電動車大勢已至,關鍵看 BBA 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抓住趨勢,以便延續過去在燃油車時代的榮光。這樣的期待必然要求這些傳統車企,絕不能再重走過去不溫不火的老路,后續推出的車型必須要是 " 王炸 " 產品。
但目前來看, BBA 們的新品或概念車還不夠令人驚喜。
如上文所述,奔馳、奧迪和寶馬在本次慕尼黑車展上推出的新產品,很多元素已經在國產新能源汽車上已經能看到。如燈帶等外觀設計、快充以及智能駕駛層面。從當前來看,BBA 的產品并沒有帶來突破性的創新,在同質化內卷的戰場上,沒有突出的優勢。
此次車展上,外界對 BBA 們在新能源汽車層面的大動作頗為關注。但客觀來講,BBA 三大品牌的電動化之路實際上更像是 " 航母掉頭 ",難度不小。即使各家都公布了量產時間,但也可以看到,這些新車型更像是試探性產品。
加之這些車型離真正的量產還有至少 1-2 年時間,在這個 " 空窗期 " 內,來自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威脅同樣存在:BBA 一面需要加緊研發以追趕,還要在中國新能源車企遙遙領先的背景下防止本就格外慘淡的銷量不再被擠壓。其難度可想而知。
并且,中國新能源車企在世界的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比如,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眾多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甚至超過了具有主場優勢的 BBA。公開資料顯示,本屆慕尼黑車展,中國汽車參展企業達 50 家,是上一屆(2021 年)的兩倍。
參展車企中,既有如比亞迪、賽力斯、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等中國整車企業,也有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地平線在內的中國上下游供應商。據連線出行了解,從這次整個觀展熱度來看,比亞迪、小鵬等中國車企的熱度并不輸于 BBA。這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歐洲的消費市場中。
據汽車咨詢公司 Inovev 的數據顯示,2023 年在歐洲銷售的新電動汽車中,有 8% 由中國品牌制造,比去年增長了 2 個百分點。安聯保險的研究表明,到 2025 年,至少有 11 款全新的中國電動車將在歐洲推出。
更驚人的數據還在持續爆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到 53.4 萬輛,同比增長達 1.6 倍。此外,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如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長。
很明顯,隨著技術與產品的持續變革與創新,已經布局十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引領著整個行業步入下半場。未來的市場競爭絕非單純拼品牌或是技術,而是包括品牌、技術、供應鏈、基礎設施等綜合實力的大比拼時代。
從這個角度看,BBA 需要補的課,還有很多。因為消費者在等待的依然是 " 動真格 " 的硬核車型。這也意味著,BBA 們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速度和創新依然是它們接下來要關注的重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一邊取經,一邊加速,BBA 們亮出了新能源“劍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連線出行,作者|方亦,編輯|周雄飛今年,是汽車行
-
美股漲勢陷入停滯 美銀:利率長時間維持在高位對美股不利
財聯社9月8日訊(編輯牛占林)美國銀行策略師表示,利率在更長時間維持
-
亞錦賽:日本女單全軍覆沒!伊藤美誠1-3被逆轉,國乒提前奪冠軍
近年來伊藤美誠早已沒有了過去的強勢,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贏過我們的前幾
-
意外險包括突然死亡嗎?包括哪些保障?
包含。 事實上,意外險通常是包含突然死亡在內的。突然死亡是指在沒有
-
意外險包括溺亡嗎?保障范圍有哪些?
包括。意外險是一種針對意外事故的保險產品,其保障范圍通常包括意外傷
-
簡陽老年人意外險怎么買?多少錢?
首先,您可以選擇到保險公司的營業網點進行購買。在保險公司的營業網點
-
小孩有必要買意外險嗎?多少錢?
有必要。 首先,小孩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他們的免疫力相對較弱,容易
-
長期意外險是什么?有哪些類型?
長期意外險是指保險公司為被保險人提供長期保障的一種保險產品。它主要
-
深圳暴雨破71年歷史:有車主徹夜未眠挪車、“水淹車”苦等拖車
降雨仍未停止。“預計8日—9日受‘海葵’殘余環流和季風共同影響,廣東
-
路特斯發布電動GT車型Emeya,將于2024年投產
路特斯發布電動GT車型Emeya,將于2024年投產路特斯首席商務官MikeJohns
-
恒生電子:完成股份回購,實際回購股份266.8萬股,使用資金總額9997.06萬元
金融界9月8日消息,恒生電子已完成股份回購,實際回購公司股份2,668,43
-
上半年濱州市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4639件
今年以來,濱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辦案
-
職工意外險一年交多少錢?如何購買呢?
一般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首先,職工意外險的價格是根據不同的保險公
-
社保有沒有包含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有哪些呢?
社保并不包含意外險。 ?社保是指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社會保障
-
鋰電A股“回購潮”,多氟多提議以1.51億元-3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圖片來源:圖蟲今年上半年,鋰電產業鏈整體日子不好過,隨著中報披露完
-
醫保里含有意外險嗎?醫保和意外險區別是什么?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醫保和意外險是兩種不同的保險產品。醫保是指
-
51家券商9月金股出爐!貴州茅臺攜“醬香拿鐵”強勢來襲,9家券商推薦了這只股票
隨著各大券商9月金股名單出爐,各機構的主流策略也在市場上逐漸公布,
-
公司只給買意外險合理嗎?怎么辦?
不合理。 公司是否只提供購買意外險是根據公司的政策和福利計劃而定。
-
金帝股份乘“雙碳”東風而上,以深厚底蘊角逐新能源細分賽道
文 華秋9月1日,金帝股份(603270 SH)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開啟發展新
-
退休后單位還有意外險嗎?一年要交多少錢?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單位在員工退休后并沒有義務為他們購買意外險
-
“東旭系”百億預付款迷局:最大供應商隱現關聯魅影,多家供應商停業注銷
債務危機爆發4年后,東旭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債務化解有了實質性進展。2
-
醫藥反腐風暴背后:藥企猛砸錢推廣,半年花超1700億銷售費,21家會議費均過億
醫藥反腐風暴下,上市藥企銷售費用持續成為關注重點。而今年醫藥反腐大
-
Stellantis:內燃機汽車2050年前不會消失
Stellantis:內燃機汽車2050年前不會消失據Stellantis估計,當前在歐洲
-
Fisker預計第四季度Ocean產量將提升
Fisker預計第四季度Ocean產量將提升Fisker執行官表示,其北美地區的汽
-
華恒生物首次回購公司股份37060股
據公開信息顯示,華恒生物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
-
蔚小理分道揚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中國企業家雜志(ID:
-
突發!人民幣盤中跳水 美元指數是主要推手
美元為何走強?人民幣還會繼續走弱嗎?專家表示,未來隨著政策加強與預期
-
“中華古籍資源庫”上新了 19個文種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亮相
“中華古籍資源庫”上新了19個文種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亮相---中國經濟網
-
意外險都需要什么證明才能報銷?怎么報銷?
首先是事故證明:被保險人在申請意外險報銷時,首先需要提供相關的事故
-
自己開車受傷意外險報銷嗎?報銷多少?
不一定, 一般情況下,意外險可以包含車輛乘坐意外傷害的保障范圍。然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工地上意外險怎么賠償?能夠賠償...
- 重疾險費用一年多少錢?保障都有...
- 平安老年人意外險一年要多少錢?...
- 揭秘盒馬鮮食供應鏈:一道醬爆腰...
- 眾安保險探索AI時代保險新基建,...
- 安悅國際旗下以色列高奢院線品牌...
- 美的置業上半年歸母核心凈利同比...
- 小綠洲“夭折”,小紅書能靠董潔...
- 華為余承東已“上線” 一天連轉...
- 華為智能門鎖系列尊享版開售 采...
- 博主實測華為折疊屏機型 Mate ...
- 突發!華為 Mate60 Pro+、Mate X5 接連上架
- 廣東: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調整完...
- “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 40 圈”...
- 從負債 200 萬到營收超 10 ...
- 小綠洲“夭折”,小紅書能靠董潔...
- 本周最牛股大漲逾 110% 華為、...
- 星空跨星系貨運鏈接建造攻略 星...
- 又一位藏族帥哥爆紅網絡!媒體連...
- 農村老人有意外險嗎?保障范圍都...
- 意外險包括摩托車嗎?怎么理賠?
- 香港平安保險公司電話是多少?可...
- 重疾險范圍有哪些?保障有哪些呢?
- 多少歲不能買意外保險?要注意什...
- 用行動傳遞愛心,錢大媽邀您一塊...
- “癌癥之王”真的無藥可醫嗎?肝...
- 借錢也要收!賽諾醫療巨額收購仍...
- 時代鄰里上半年歸母凈虧2.44億元...
- iPhone 15 未售先火天貓熱度飆...
- 喬思伯 TK-2 ATX 機箱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