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宏觀 > 正文

天穹數字藏品波瀾背后 數字藏品不能異化為金融產品

2022-06-09 08:38:54來源:城市金融報  

繼加密貨幣LUNA崩盤風波后,代幣市場也起波瀾。

6月6日,一張網絡流傳的截圖驚動了火熱的數字藏品圈,截圖背景與天穹數藏App首頁極其相似,頁面彈窗的公告稱,出于人道主義發個最后的公告。很遺憾由于經營不當跑路。各位韭菜們好自為之吧。感謝各位一個月的付出。已經財富自由,各位后會有期漂亮國見-天穹管理組宣。對此,天穹數藏回應稱,平臺運行正常,對于惡意造謠及PS的始作俑者正追查出處。

盡管是一場虛驚,但NFT的風險還是引起關注。當前數字藏品火熱背后折射出什么信號?官方對此如何回應?

平臺緊急回應

數字藏品,是國內對于NFT(非同質化代幣)的本土化稱呼。無論是圖片、音樂、視頻,還是其他數字信息,都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加密,從而成為數字藏品,在鏈上具有獨一無二的標識和所有權信息,并且不可分割。簡單來說,數字藏品相當于在區塊鏈上擁有一張虛擬身份證。在元宇宙中收藏一件數字藏品,就像在現實世界中收藏一件真實藏品一樣,可將其作為資產進行展示,并體現出收藏者的“品味”乃至“身份”。

關于天穹元宇宙數字藏品平臺網傳的所謂“最后公告”截圖中稱其因經營不善跑路,并將用戶稱為韭菜。對此,天穹數藏官方發布公告稱,平臺運行正常,目前正在測試新版本功能以及優化,對于惡意造謠及PS的始作俑者,平臺正追查出處。同時,天穹數藏提醒用戶,對于使用過任何第三方軟件的玩家,要及時修改登錄密碼以及交易密碼。

資料顯示,天穹數藏App是一款區塊鏈數字藏品交易平臺,今年4月剛剛上線,但平臺注冊人數已超過150萬人。天穹數藏的迅速發展,是數字藏品概念火爆的一個縮影。

5月20日下午,茅臺國際官微發布《關于暫停“節氣里的茅臺”系列活動的說明》,宣布暫停一天前發布的“節氣里的茅臺”數字藏品系列活動。公告表示,“節氣里的茅臺”系列活動上線以來,關注度迅速提升,活動實際參與人數已超過40萬,5月20日當天開始,活動協作方“頭號藏品”平臺發現大量“虛擬賬號”涌入。

5月30日,數字藏品《群仙賀壽圖》正式發售,共發售2999份數字藏品,上線即售罄,圍觀網民達69076人、搶購者為32361人。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我國已有超過200個平臺參與數字藏品的發行。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NFT總交易額達到113.97億美元,較去年第四季度環比增長近40%,與去年第一季度的5.05億美元相比,同比漲幅達到驚人的2156%。

香港證監會發布風險提示

6月6日,香港證監會發文提醒投資者注意NFT的相關風險,在文中,香港證監會表示,NFT與其他虛擬資產一樣面對較高的風險,包括二手市場流通性不足、價格波動、定價欠缺透明度、遭黑客入侵及欺詐的風險,投資者應注意這些風險,如未能完全理解NFT和承受潛在虧損,便不應投資于這些資產。

香港證監會表示,大部分的NFT都擬代表其相關資產,例如是電子圖像、藝術品、音樂或影片的一個獨一無二的版本。整體而言,如果某NFT是一個真正以數碼形式存在的收藏品,與之相關的活動便不屬于香港證監會的監管范圍。

然而,有些NFT跨越了收藏品與金融資產之間的界線,例如有著與"證券"或尤其是"集體投資計劃"下的權益相類似的結構的細分化或同質化NFT。香港證監會表示,如某NFT構成了集體投資計劃下的權益,推廣或分銷NFT便可能構成“受規管活動”。任何人如要進行受規管活動,除非獲得豁免,否則須獲香港證監會發牌。

此外,如有關NFT的安排涉及向香港公眾提出參與集體投資計劃的要約,亦可能會觸發《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認可規定。

內地也已有相關風險提示。今年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包括不變相發行交易金融產品,不變相開展代幣發行融資(ICO),不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不以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等虛擬貨幣作為NFT發行交易的計價和結算工具,不為投資NFT提供融資支持等。

專家:數字藏品不能異化為金融產品

當前我國數字藏品行業正處于起步和高速發展階段,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考慮到數字藏品的復雜性,將其納入法治化軌道,還需要更多部門聯動合作,加快推進相關立法和監管。但無論怎么規范,可以明確的是,數字藏品絕不能異化為金融產品。

在國際上,去年開始大熱的NFT,多通過以太坊等公鏈發行并確權,與虛擬貨幣直接或間接掛鉤,因而被當成一種具備唯一性的數字代幣,擁有明確的金融屬性。而在國內,虛擬貨幣已被監管部門禁止交易,數字藏品主要依托國內各平臺旗下的聯盟鏈以及私有鏈發行,并且目前多數主流平臺都禁止二次轉售,只有轉贈功能,因此從表面上看,去除了代幣功能的數字藏品,更多聚焦于文化消費領域,其金融屬性也被大幅弱化。

當前我國數字藏品行業正處于起步和高速發展階段。從博物館到地方到企業,都在不斷推出各種類型的數字藏品,往往是一經發布就很快售罄,反映出市場的異常火爆。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由于立法和監管尚未跟上,諸如藏品版權爭議不斷、準入門檻沒有建立、藏品質量良莠不齊、灰色交易不受保障、藏品炒作放大風險等問題,都制約著數字藏品的健康長遠發展。

評論員鄧浩表示,對于數字藏品的規范發展而言,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還遠遠不夠。考慮到數字藏品的復雜性,將其納入法治化軌道,還需要更多部門聯動合作,加快推進相關立法和監管。但無論怎么規范,可以明確的是,數字藏品絕不能異化為金融產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要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