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整天想著用 Mac 打游戲,是不是有病?

2023-07-10 22:14:14來源:ZAKER科技  

——啊,原來病的人是我啊。

星彡 P 丨文

如果游戲圈有鄙視鏈的話,Mac 用戶絕對是最底端的那一批。放在前兩年要是有哥們跟我說,他平時用 Mac 打游戲,我一定會笑話他。

我要給他比個大拇哥,然后罵他一句 SB,懷疑他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幫他問問宛平南路 600 號(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有沒有床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請問:您是否有家族精神病史?

即答:我有個叔叔用 MAC 打游戲

但是我現在終于理解,為什么總有人明知道 Mac 玩游戲不太行,依舊鍥而不舍地追問:"Mac 能玩么?"

就像整天 BB 姬文章底下追問 " 手機能玩嗎?" 的哥們一樣,我也想問," 草,Mac 能玩什么游戲?"

(Steam 很貼心,可以專門挑出 Mac 用戶能玩的游戲)

┗ |`O ′ | ┛ 是的,我就是那個腦子有病想用 Mac 打游戲的人,有精神病的叔叔竟是我自己。

自從買了果子,我一個 BB 姬的游戲編輯突然成了人下人,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看著縮水了至少 90% 的 Steam 游戲庫存,多少有些心情復雜。

好想給自己一個大逼兜子。

(還好 G 胖沒有拋棄我,至少還能打打 DOTA2)

然而我自認為病情還不算太重,還能夠搶救一下,于是去網上找了各種攻略、經驗貼子。發現如果真要在 Mac 上玩 PC 游戲,好像也不是沒有手段。

B 站上經常會刷到一些標題是《Mac 也能玩所有游戲!》《Mac 打游戲有救啦!》之類的視頻,點進去都是在盤點什么什么游戲能玩。

評論區經常被人調侃 " 天生反骨 ",瘋狂星期四偏要去吃麥當勞的勇士。(實際上,真的有很多能玩的游戲,當然,肯定比不了 Windows ……)

一些比較技術的 UP 主,則會教你怎么利用軟件 " 曲線救國 ":

比如利用 Rosetta、Crossover 之類軟件,可以直接轉譯運行 Windows 的程序,或者用 Parallels 之類軟件在蘋果上安裝 Windows 的虛擬機。

雖然有些性能損失,但好歹能跑。不過很多都要用到付費軟件,價格不低,而且需要很復雜的操作配置,直接就勸退了我這樣的小白。

后來我發現 Reddit(相當于美國版貼吧)上就有這么一個板塊叫 "macgaming",可以看作是……呃,國外 Mac 用戶交流病情的地方。

置頂的帖子就是一篇 "M1 Mac 最新游戲兼容性列表 ",可以說是相當友好了。

板塊里到處是 Mac 病友的經驗之談,國外網友們其樂融融地分享著什么游戲能夠完美運行,告訴大家可以放心沖,好像自己的電腦還有得救。

然后因為有很多 Steam、Game 之類關鍵詞,刷著刷著就會跳出那種偽裝成貼子,點擊直接跳轉 Steam 的游戲廣告,而且,十有八九 Mac 不能運行。

就很離譜。

還有一個神奇的網站也是 Reddit 病友力薦,叫 "Apple Gaming Wiki",分門別類對 M1 芯片的 Mac 可以玩的 1302 種游戲進行詳細評測。

——其中有 256 種原生適配 M1 芯片,454 種通過 Rosetta 轉譯,63 種原本是 iOS/iPadOS 的游戲,392 種通過 CrossOver 運行,524 種通過 Parallels 虛擬機運行。

只能說,Mac 用戶為了玩游戲真是操碎了心。復聯 3 要是有他們也不至于打終局之戰,直接逆天改命了都……

不過這也沒辦法,現在網上對筆記本電腦的認知產生一種錯位感。

①一方面,筆記本吧之類貼吧論壇,有很多活躍的學生群體、剛畢業的城市打工人,他們可以說是互聯網主力軍。

由于租房和宿舍的客觀條件限制,比如學校到點斷電、桌面空間小之類,組臺式機很麻煩,所以傾向高性能筆記本,也就是游戲本。

買電腦注重的是:性能(主要是顯卡)、性價比(不一定便宜,但貨比三家)。

②另一方面,真正的筆記本電腦消費主力群體其實永遠是商務辦公群體,他們是商務本的目標客戶,沉默的大多數。

他們平時可能都不怎么玩 PC 游戲,回到家只想躺平,光是刷手游日常都已經要了老命。有了電腦才方便甲方 24 小時催命。

買電腦注重的是:續航(電池大、功耗低)、便攜(重量輕、厚度薄)。

③然后最搞笑的來了。Mac 的定位很神奇,我自己買過體驗過后,發現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是性價比。

有句話叫,如果你覺得蘋果貴,說明用不到蘋果,不需要。真正需要的人都不覺得貴,因為他們的選項并不多。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Macbook 在輕薄本領域性價比極高。

當然,這個前提是跟輕薄辦公的 Win 本對比,像什么微軟 surface、戴爾 XPS、LG gram、華為 MateBook X Pro 之類……

大家可以自己去電商平臺搜一下,但凡跟果子同樣高端定位的,沒一個比果子便宜,也幾乎沒一個比果子續航好的,頓時感覺蘋果也變得眉清目秀的。

果子本質還是給打工人干活用的順手工具。只不過使用場景有點偏向藝術創意、影音娛樂方面特化,做的事情比較單一。

舉個例子,2019 年 YOASOBI 剛出道的時候,Ayase 的音樂創作設備只有一臺 Macbook 和一副耳機,連個鼠標都沒有。

但不妨礙他創作出《夜に駆ける》這樣的日本流媒體第一的爆款歌曲。還有像燈光音響之類的演出跑活動,很多師傅都用 Macbook,因為穩定性好,續航足。

那些 UP 主、音樂人、畫師、文字撰稿人等等……他們原本也屬于苦逼乙方打工人,但是他們在網上有另外一個身份,我愿稱之為 " 意見領袖 "。

一言一行經過網絡曝光,影響粉絲大眾的認知,哪怕是無意識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朋友說起蘋果,總是調侃生產力 = 剪視頻,覺得其他什么都不能做。

因為平時大家接觸信息最頻繁的就是視頻信息,灌輸這些信息的人,平時工作接觸的就是剪視頻,所以當然會給你吹這方面。

于是網上對筆記本電腦的認知產生一種錯位感。明明只占 10% PC 市場的果子,好像能跟整個 Windows 陣營掰手腕一樣。

想以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很討厭那種輕薄商務本,性能太弱,沒法玩游戲。當時網上給高考完的男生推薦筆記本,都說不能買輕薄本,特別是 Macbook。

——買回來只能老老實實學習,還不好意思拒絕父母心意,都是血淚教訓。Macbook 其實是輕薄本被歧視的一個縮影。

好在這種 " 低人一等 "" 玩不了游戲 " 的不爽感覺或許很快就會有改觀了。

今年 6 月初蘋果舉辦的 WWDC 2023,在很多人討論 3 萬塊錢的 Vision Pro 的時候,我卻被小島秀夫和 Mac 版《死亡擱淺》的出場吸引了注意力。

當時蘋果還發布了一個叫Game Porting Toolkit 的游戲移植工具包。本質是轉譯工具,據說底層基于 Wine 和 Crossover 的修改版。

這東西成熟度相當可以,開發者能以更簡單的流程嘗試移植游戲,看一看效果如何。玩家也可以自己在 Mac 上運行 PC 游戲。

B 站搜索關鍵詞,能看到蜘蛛俠、暗黑 4、賽博朋克 2077、老頭環……基本上近幾年大型 3A 大作(網游因為反作弊沒辦法)都有人嘗試過正常運行——

這里的 " 正常運行 " 是指畫面(靜止幀截圖)看著還行,沒有明顯圖形錯誤。至于幀率多少就不能保證了,具體還是要廠商優化。

畢竟很多 Mac 游戲就算原生運行,性能也打不過 Windows。這個工具主要是讓開發者評估移植 Mac 的可行性,解決的是 " 有無 " 的問題。

之前 Mac 的游戲生態只能用 "Win 的殘羹剩飯 " 來形容。也只有 Dota2、LOL(沒有馬服)之類的熱門網游,或者《哈迪斯》《空洞騎士》之類的小體量爆款作品才愿意登錄 Mac。

但現在只要有利可圖,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愿意嘗試移植。不過目前 Mac 普及游戲最大的門檻還是蘋果自己——蘋果金子一樣貴的硬盤了。

之前看極客灣的視頻底下就有一條真實無比的吐槽。BB 姬曾經聊過國產廠商的競爭下,閃存現在非常劃算的事情。

現在電商平臺一條 M.2 接口 1T 的致態固態硬盤,也就 300 左右。對比蘋果 8G 的內存 /256G 的固態硬盤賣¥1500 ……

且不說現在單機游戲動輒 100G 的大小(Mac 版的死亡擱淺 70G),像 Steam 上的 DOTA2、CSGO 之類的網游也將近 50 多 G,真是要了老命。

這時候我又覺得,蘋果的定價真是該死啊,活該搞不好游戲啊。

-END-

往期推薦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