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股票 > 正文

紫金銀行上市三年營收規模裹足不前 大股東減持股價“跌跌不休”

2022-08-03 08:30:03來源:江蘇經濟報  

7月29日晚,紫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穩定股價,公司部分高管于2022年7月14日購入自家2.85萬股股份,購入均價為2.82元/股。據了解,這已經不是紫金銀行的高管第一次主動增持自家股票了。

被譽為“首家A股上市省會城市農商行”的紫金銀行,自上市以來,業績一直徘徊不前。 在江蘇9家上市銀行中,市值倒數第二,僅比倒數第一多出不到10億市值;股價排名倒數第一,在全國42家上市銀行里倒數第二。上市三年,紫金銀行已經換了三任董事長,但似乎也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今年年初大股東更是開始用腳投票,發公告準備減持,隨時開跑。

不良貸款率一直沒能得到有力控制

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紫金銀行營收為21.66億元,同比增長 2.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增長10.05%。 可以看到,紫金銀行的凈利潤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

而這其實只是上市前紫金銀行的常態。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紫金銀行的營收分別為36.22億元、42.3億元以及46.7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24%、16.77%以及10.54%;凈利潤分別為11.38億元、12.54億元以及14.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13%、10.2%以及13.03%。

不過遺憾的是,2022年上半年,紫金銀行的高增速是建立在2021年上半年低基數的基礎上的。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紫金銀行的營收為21.1億元,同比下跌14.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49億元,同比僅增長2.72%。橫向對比來看,2019年上半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紫金銀行的營收分別為24.05億元以及24.6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15億元以及7.29億元。可以發現,相較于兩年前,紫金銀行的營收規模甚至有所下降。

透過年度數據, 更能看出紫金銀行上市后徘徊不前的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2021年,紫金銀行的營收分別為46.75億元、44.77億元以及45.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17億元、14.41億元以及15.15億元。

不光業績徘徊不前,紫金銀行的資產負債還雙雙下跌。財報顯示,2021年,紫金銀行總資產為2066.66億元,同比下跌5.05%;總負債為1906.67億元,同比下跌6.01%。這是紫金銀行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總資產的情況。

這也直接影響了紫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紫金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2%,資本充足率為14.59%,相較于2021年末,三大指數分別下跌0.45%、0.45%以及0.61%。

另一方面,雖然紫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穩步下降,但是對比行業同級別玩家,該數據依然處于高位。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紫金銀行不良貸款為20.30億元,同比下跌0.02%,不良貸款率1.45%,創上市以來最佳水平。但橫向對比來看,與紫金銀行處于同一梯隊的廈門銀行以及無錫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在1%以下。考慮到貸款利息收入是紫金銀行營收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資本充足率承壓,另一方面不良貸款率一直沒能得到有力控制。這或許正是紫金銀行業績徘徊不前的“隱疾”所在。

上市以來已三換董事長

紫金銀行業績徘徊不前,或許與其領導層頻頻變動有一定聯系。2022年4月28日晚,紫金銀行發布高管聘任公告稱,聘任史文雄為行長,徐燕、王清國、許國玉、杭浩軍為副行長,吳飛為董秘。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紫金銀行還相繼發布了董事長以及副董事長人事變動的公告。1月29日,紫金銀行發布了關于趙遠寬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核準的公告;3月16日,紫金銀行發公告稱,朱鳴被選舉成公司副董事長。這也意味著,2022年上半年,紫金銀行的管理層已經完成一次大換血。

事實上,上述換血并不是孤例,自2019年上市以來,紫金銀行已更換三位董事長,并有多位董監離職。2020年8月,紫金銀行原董事長張小軍因到齡,卸任公司董事長職務。隨后,紫金銀行董事會選舉湯宇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此前的2019年末,紫金銀行原副董事長黃維平已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相關職務。2021年11月,紫金銀行接連發布兩份公告稱,董事長、監事長均有調整。其中,湯宇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改由趙遠寬接任。此時,距離湯宇的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核準,剛剛一年左右。雖然紫金銀行對外表示,董事、監事離職大多系個人原因,“不會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產生重大影響” 。但對于投資者來說,穩定的高管往往代表公司有堅定的發展方向,高管頻頻變動,很難不影響公司長線的戰略決策。

管理層頻頻變動,直接導致了紫金銀行的業績徘徊不前。但是結合歷史來看,穩定的管理層確實對紫金銀行的業績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投資者沒有忘記,2014年8月,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行長張小軍轉任紫金銀行董事長,正是在張小軍的治下,紫金銀行不光完成了沖擊IPO的壯舉,并且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

大股東擇機減持 股價“跌跌不休”

在業績徘徊不前、股價節節下探的背景下,紫金銀行的管理層除了講“普惠金融”的故事,也“真金白銀”地挽回股價。不過這其中,也是因為觸及穩定股價條件被動增持。去年11月24日至12月21日,紫金銀行股票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并調整后的每股凈資產,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管理層不得不在12月31日,發布穩定股價方案。

這并不是紫金銀行的高管第一次主動增持。2021年4月28日,紫金銀行也曾發布穩定股價方案的公告,在公司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不包括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的貨幣金額不低于其上一年度從公司領取稅后收入的 25%,即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 216.14 萬元。

2021年11月24日,紫金銀行發布了關于穩定股價方案實施完成的公告,有關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 60.62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02%,累計增持金額 221.34 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為3.17元/股至3.84元/股。橫向對比可以發現,上一個階段的增持計劃剛剛完成一個月左右,紫金銀行又馬不停蹄開啟了新一輪的穩定股價方案。將時間拉長來看,紫金銀行的增持計劃對公司萎靡的股價,幾乎沒有起到效果。2019年上市后,紫金銀行的股價曾沖至10.62元/股的高點,隨后,其股價就開始“跌跌不休”。截至2022年8月1日,紫金銀行的股價僅為2.8元/股,較曾經的高點下跌超75%。

高管當然有義務穩定股價,但“趨利”的大股東卻也像散戶一樣,開始用腳投票紫金銀行。2022年3月24日,江蘇省省屬國資控股公司匯鴻集團發布公告稱,同意兩家控股公司(匯鴻中錦、匯鴻中鼎)擇機減持分別持有的紫金銀行2820.1608萬股股份。

總而言之,雖然表面來看,紫金銀行的高管頻頻增持,確實可以給資本市場一定的信心,但是在最核心的業績上,紫金銀行卻止步不前。此外,紫金銀行高管頻頻生變,也會讓資本市場質疑其公司到底能否有延續性的宏觀戰略。

因此,在資本市場看好紫金銀行的,大多數都是投機者。這一點,從每次紫金銀行發布增持計劃,其股價都有一個短暫的波峰可見一斑。但是由于公司不具備成長性,每次增持的熱潮退去,紫金銀行的股價又開始穩步下探。

(無 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