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網絡貨運員成為我國新職業工種 繁榮景象背后亦有隱憂

2022-10-26 09:32:02來源: 中國汽車報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發布,網絡貨運員成為新職業工種。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網絡貨運作為推動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業態,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隨著網絡貨運員成為我國新職業工種,網絡貨運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將進一步走向標準化、規范化,這也將推動我國網絡貨運行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推動我國網絡貨運業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受市場需求沙化的影響,貨運行業散、小、亂、差的問題十分突出。2014年,隨著網絡貨運模式的強勢興起,行業中開始涌現出大量的車貨匹配平臺,有效整合了供需資源,提升了運輸效率。

2016年,為鼓勵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交通運輸部在全國開展了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經過為期3年的試點,無車承運人模式取得了突出成績。

此后,為保障無車承運物流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無車承運人”更名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更加突出互聯網屬性。《辦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網絡貨運行業步入全新發展階段。

作為公路物流行業的“流量擔當”,網絡貨運平臺憑借智能化的高效運營模式,快速打通了供應鏈上下游物資流通。《辦法》試行兩年期間,網絡貨運平臺在整合社會零散運力、推動貨運行業集約化發展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網絡貨運市場規模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據交通運輸部網絡貨運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共有2268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現有行業從業人員規模超過60萬人。未來3年,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將超過3000家,從事網絡貨運業務的從業人員規模預計超過100萬人。

據了解,網絡貨運員是指在網絡貨運經營活動中,從事承運管理、客戶服務、信息服務,并組織進行訂單受理、業務跟蹤、費用結算、信息處理的人員。具體工作任務包括:實施網絡貨運承運商管理與評估、組織網絡貨運業務受理與實施、進行網絡貨運業務結算與成本管理、進行網絡貨運信息審計與資質管理,提供網絡貨運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物流行業資深專家孔震表示,如今的網絡貨運行業已走過野蠻生長階段,正在進入競爭的“下半場”,將更加專注于效率優化、質量提升與服務升級。在這一過程中,網絡貨運人才的培養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尤其在新一代數字技術加快賦能物流企業變革發展的背景下,相關人才培養更是重中之重。新職業網絡貨運員的誕生,對行業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后續職位體系的構建,將促進我國網絡貨運行業健康發展。

繁榮景象背后亦有隱憂

毋庸置疑,隨著網絡貨運員這一新工種的出現,以及相關管理、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推動網絡貨運新業態向高質量發展。目前來看,網絡貨運行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在高速發展背后的一些“陰暗面”也不容忽視。

9月30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滿幫集團、貨拉拉、滴滴貨運、快狗打車4家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公司進行了約談。這是今年以來,監管部門第四次約談相關企業,通報問題均集中于多重收費、壓價競爭、違規運營等方面。

實際上,早在2020年4月,就有不少卡車司機反映貨拉拉、快狗打車、滿幫等網絡貨運平臺存在變相超載、壟斷貨運信息、惡意壓低運價、隨意上漲會員費等侵害卡車司機利益的問題。針對上述網絡貨運平臺經營不規范的行為,國家相關部門也曾多次對平臺企業進行約談。

在孔震看來,上述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網絡貨運平臺沒有實現價格標準化。“網約貨車的出現,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為卡車司機提供了便利。但該行業存在私定、壓低運價等問題,必須加以重視。”他表示,網絡貨運平臺作為連接供需的中間方,不能只是簡單作為雙方的中介,還要進一步完善運價機制體系,加強標準化建設,實現供需兩端信息透明,切實保護貨主和司機雙方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應出臺相關措施和細則,加強對平臺的監管。

在9月30日的約談中,相關監管部門對4家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提出了相關要求:一是要深入排查整治各平臺公司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二是要健全貨源審核制度,完善拖欠運費處理協調機制,不得惡意壓價競爭。2022年年底前,不得隨意調整收費標準和運營規則,保持運輸價格相對穩定,確保貨車司機享受通行費減免的政策紅利;三是加大對貨車司機關愛關心力度,切實保障廣大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網絡貨運的本質是通過數字化改造升級,全面提升物流企業的運輸效率,但在盲目擴張和無序競爭中,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逐漸偏離了初心。迫于盈利和競爭的壓力,有些平臺企業甚至漸失底線,不顧承運方的生存空間,通過制定遠低于市場價的收費標準,來吸引貨主企業。這一行為極大影響了運輸市場的良性發展。”一位社會專家認為,盡管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數量眾多,但探索出良性運營模式的企業卻少之又少,種種亂象頻發的背后是行業在規范管理和運營層面的短板和缺失。

回歸運營初心 實現合規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國家認證網絡貨運員成為新職業工種,還是相關監管部門約談網絡貨運平臺,無不表明網絡貨運行業向標準化、專業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加之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行業發展規劃及政策法規,反映出網絡貨運行業整合期即將到來。因此,對于網絡貨運平臺而言,不能只靠講故事生存,亟需審視自身面臨的難題,加強運營管理、修煉內功才是第一要務。

“隨著監管體系和相關標準的逐步完善,持續的流量擴張策略愈發難以適應市場環境,倒逼網絡貨運企業著眼于存量市場的挖掘。”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慶富認為,網絡貨運平臺想要實現突圍,需要回歸到網絡貨運的本質,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把運營和盈利模式找準,避免多走彎路。

戴慶富還指出,目前大部分網絡貨運平臺的盈利模式較為單一,主要源自匹配服務,即托運方的服務費與司機傭金,利潤空間十分有限,而具有一定規模的平臺,已經開始提供或探索其他的增值服務,尋求差異化競爭。對于中小型貨運平臺來說,應盡快增強“造血”能力,找到自身定位,在挖掘細分市場與用戶痛點上發力。另外,在兼顧用戶利益的同時,平臺不能忽視司機端的訴求。通過與司機的交流互動,實現對一線數據的采集,匯集成準確、清晰的樣本,解決貨運行業各場景的痛點。

此外,網絡貨運平臺健康有序的發展,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管與調控。對于網絡貨運行業存在的問題,除了推動互聯網貨運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政策、細則以及完善的市場監管機制,來肅清行業亂象。(李亞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