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7月車企銷量排行榜發布 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頭部車企迎來強勁發展

2021-08-12 09:22:41來源:蓋世汽車  

日前,乘聯會發布了7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該銷量數據顯示,7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50.7萬輛,同比下滑8.7%,較2019年同期下降1%。乘聯會分析指出,近幾個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走低,依舊是行業普遍存在的芯片短缺所致。不過,自主頭部車企由于產業鏈韌性較強,能夠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帶來的壓力,變不利為有利,取得了顯著增長,而合資品牌零部件供給缺口較大,整體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在芯片短缺的新形勢下,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排名較以往也出現了新變化,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TOP 10的車企呈現出以下兩大趨勢:一、自主車企整體走強,頭部車企如吉利和長安雙雙進入前三甲;二、主流合資車企整體走低,德系和日系面臨一定壓力。

自主走強:吉利、長安入圍前三甲

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頭部車企卻迎來了強勁發展勢頭。在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TOP 10中,吉利和長安雙雙入圍前三甲,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吉利汽車7月銷量為9.9萬輛,與排在第一位的一汽-大眾10萬輛的單月銷量相比,差距甚微。吉利在體量上之所以能夠與一汽-大眾相抗衡,不僅在于其原有明星車型如博越、帝豪等能夠持續保持熱銷,還在于CMA高端系列“中國星”逐漸成長為銷量主力。數據顯示,星瑞、星越S、星越L三款車型7月銷量為1.8萬輛,初露熱銷勢頭,但考慮到星越L和星越S剛上市不久,前期積壓的訂單量并沒有完全釋放,所以接下來“星系列”還將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另外,領克和幾何品牌7月銷量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同樣為吉利貢獻一部分增量。

長安汽車今年的發展勢頭一直都比較迅猛,已多次擠進狹義乘用車單月銷量排名前三甲的行列。7月長安汽車單月銷量為9.4萬輛,同比增長13.2%。這一銷量大部分由CS75系列和逸動系列貢獻所得。據長安汽車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CS75系列已經連續16個月突破2萬輛,而逸動系列如今基本穩定在萬臺以上。另外,UNI系列隨著旗下產品的豐富,已經成為長安旗下繼CS75系列和逸動系列之后的第三大主力車系。有消息稱,隨著UNI系列的熱銷,長安或將其獨立成高端品牌,此事雖然沒有得到長安汽車方面的明確回應,但業內認為在自主品牌普遍“沖高”的大背景下,長安UNI系列由高端產品序列到高端品牌,或只是時間問題。

除吉利和長安外,自主品牌中入圍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TOP 10的另外兩家車企分別是奇瑞和長城。值得肯定的是,奇瑞汽車7月銷量達到了7.6萬輛,同比增幅高達60.3%,在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中的排名也由6月份的第九位上升到了第七位。

奇瑞汽車銷量再次沖高,依舊是多品牌運營的結果。其中,奇瑞品牌乘用車中,瑞虎8是絕對的銷量擔當,其次是艾瑞澤5。奇瑞旗下捷途由之前的產品序列正式獨立成品牌,如今捷途旗下兩大產品系列捷途X70和捷途X90是主要銷量貢獻者,兩個系列產品合計單月銷量基本穩定在萬臺以上。不過,星途作為奇瑞旗下高端品牌,市場表現平平。然而,奇瑞新能源今年的銷量有了大幅攀升,數據顯示,今年1-7月,奇瑞新能源產品累計銷量為4.8萬輛,同比增長212.5%。

長城汽車旗下乘用車7月銷量達到了7.4萬輛,同比增長28.2%。如今,除長城皮卡外,長城旗下有四大品牌專注于乘用車領域,分別為哈弗、WEY、歐拉、坦克。7月,哈弗品牌銷量為5.7萬輛,同比增長20.4%,其中哈弗H6貢獻了2.6萬輛。雖然哈弗H6的地位在哈弗品牌體系內依舊是頂梁柱,但哈弗大狗、哈弗赤兔、哈弗初戀等產品的加入,大大拓寬了哈弗SUV的產品邊界,給用戶帶來更多個性化選擇。

合資走低:日系謹慎,德系憂心

7月,合資車企銷量再次走低。從入圍7月狹義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TOP 10的車企來看,南北大眾7月銷量均出現了較大跌幅,且兩者之間在體量上的差距依舊較大。其中,一汽-大眾7月銷量10萬輛,同比下滑40.9%;上汽大眾7月銷量為7萬輛,同比下滑47.8%。業內人士指出,南北大眾差距擴大,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一汽-大眾有奧迪“撐腰”,因為豪華品牌在消費升級趨勢下依舊具備較強的市場潛力,另外,在入門級市場上,捷達的表現明顯好于斯柯達,這兩重因素疊加,使得一汽-大眾整體表現超過上汽大眾。

其實,對大眾品牌而言,電動化毫無疑問是其未來主攻的方向。現階段,南北大眾都引進了ID.系列車型,但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用戶接受度并不高,如較早引入中國市場的ID.4 X和ID.4 CROZZ月銷量最高僅為2000多輛。接下來,如何提升電動車型在華的市場占有率,是擺在大眾面前的一道難題。

除南北大眾持續走“下坡路”外,市場表現一向穩健的日系如今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也開始“失速”。7月,東風日產銷量為8.7萬輛,同比下滑13.5%。如今,扛起東風日產銷量大旗的依舊是軒逸。動輒超4萬的月銷量,讓軒逸成為一眾競爭對手羨慕的對象,但對東風日產來說也有“獨木難成林”的風險。7月,東風日產推出了全新一代奇駿,這款車型可以看做是東風日產今年投放市場的一款重磅產品,自然也寄予了諸多希望,但由于全新一代奇駿全系搭載了三缸發動機,所以業內對其未來的表現并不是十分樂觀。

在缺芯、疫情等系列不確定因素下,一向謹慎的豐田此時采取了步步為營的保守策略。在這一策略下,南北豐田7月均取得了正向增長,這在以下跌為主旋律的合資品牌中堪稱一股“暖流”。今年,盡管市場大環境存在諸多威脅,但豐田還是在中國市場展開了產品攻勢,亞洲獅、RAV4榮放雙擎E+、全新第四代漢蘭達等產品穩步推進,再加上皇冠躍遷為獨立品牌后即將推出的皇冠陸放,這些產品都將助力豐田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加固競爭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其在華的市場份額。(馮涼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