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HUD標準落地倒計時 智能化標準制定走向引領

2022-05-11 08:16:37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前不久,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電子與電磁兼容分技術委員會召開會議,來自國內外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技術機構的100余位專家在線參加,初步構建了由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檢中心”)、華陽、華為牽頭的《乘用車抬頭顯示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以下簡稱“HUD標準”)國家標準起草團隊,深入開展其技術內容的制定及驗證等工作。

現階段,伴隨我國汽車智能化發展提速,智能座艙成為越來越多汽車企業競逐的焦點。抬頭顯示系統(以下簡稱“HUD”)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裝車趨勢明顯。上述標準的起草,正是對國內HUD“上車熱”的積極回應。值得一提的是,啟動HUD標準制定也意味著,我國將成為世界范圍內該領域的標準“先行者”。

“上車”熱潮下的標準空白

長安CS75系列自2014年上市以來,以超過150萬輛的銷量表現,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SUV產品之一。日前,進行了一系列的“進化”和“進階”的第二代CS75 PLUS正式上市。其中,首發的智能W-HUD,基于視覺算法實現了只有少數搭配AR-HUD車型才能做到的高度自適應,可實時分析駕駛者的坐姿高度,以及眼球的視野位置,使9英寸范圍內的顯示信息在用戶落座時,時刻處于最佳視角,讓專注駕駛的車主無需分心也能輕松閱讀重要信息。這只是國內HUD加速“上車”的最新例證之一。

由于國內汽車市場ADAS滲透率不斷提高,整車產品對HUD的需求日益增長,而智能座艙從概念走向現實,更進一步助推了HUD的普及。一項市場調研結果顯示,2021年,我國乘用車市場(不含進出口)配裝HUD系統的新車上險量為116.7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前裝標配率為5.72%。2020年上市的一汽紅旗E-HS9,2021年上市的廣汽傳祺GS8、東風日產啟辰星及長城汽車旗下大部分車型都配裝HUD系統,國內整車企業對HUD的熱情可謂日漸高漲;在外資品牌方面,2021年上市的奔馳S級新車型、大眾ID.4、奧迪Q4 e-tron等產品,也選擇了配裝HUD系統。

另據統計,2021年,我國乘用車前裝HUD量排名前5的企業,自主品牌占據兩席。一汽紅旗車型的HUD標配率達到45.72%,長城汽車則達到22.13%。與自主品牌車企積極采用HUD系統相應,2021年,自主零部件供應商也沖入HUD配套市場前三之列。

整車企業的需求、消費者的期待,推動了HUD上車的熱潮。但此時,標準的空白成為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遺憾。不同整車企業對HUD產品的技術要求不同,在市場營銷層面也往往會為其貼上自己獨有的“標簽”。當行業沒有共同認可、遵循的標準時,一旦消費者對HUD產品的實際體驗與心理預期產生差異,無論整車企業、供應商、經銷商還是用戶,整個市場可能都會受到波及,以致蓬勃發展的HUD市場被潑上“冷水”。

以標準制定形成行業共識

政府相關部門作為監管者,明顯也意識到了隱憂。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加快新興領域標準研制,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加快推進……抬頭顯示系統等標準研制立項”。

華陽集團旗下汽車電子業務主力軍之一的華陽多媒體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陽多媒體”),成為了HUD標準核心起草團隊的一員。2021年,華陽集團以29萬余臺的出貨量,成為當年國內最大的HUD產品供應商。

“天檢中心、我們及華為聯合牽頭,成為本次HUD國家標準制定起草的核心團隊,是對公司的激勵和鞭策。”華陽多媒體總經理助理張環宇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在HUD領域,此前只有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出臺過一項標準,即J1757-2_201811(Optical System HUD for Automotive);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暫時還沒有相關標準起草制定的消息。坦率地講,SAE制定的這項標準的時間比較早,而近年來HUD領域的發展變化巨大,能夠為我們所借鑒的內容并不豐富。”

“從產業的實踐來看,目前起草團隊制定的屬于推薦標準(GB/T),但的確是在做HUD領域內的一些基礎性工作。HUD標準將對產品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描述,確定哪些性能指標需要評價,參數應該在一個怎樣合理區間;同時,還將對獲得上述指標參數的試驗、測試方法做出一定的要求。”張環宇介紹道,“這樣的工作,在HUD領域內具有一定的開創性。”

在技術發展的早期,由于關注點不同,企業在市場營銷上進行差異化表述較為常見。這種“群雄并起、百家爭鳴”的局面,雖然可以極大地豐富產品供應,提升市場關注度,但由于HUD與ADAS相關,涉及行車安全,標準空白容易滋生安全隱患。從這個意義上說,標準出臺首先可以統一各方認識。

“此次,在HUD標準制定中,我們把很多關注投射到基礎性領域,因為這些方面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行業各方能就畸變、亮度等關鍵性指標形成統一的衡量標準后,才更容易向消費者進行清晰、明確的表述。”張環宇認為,“這樣也能保證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不會因不同整車企業或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不同,而產生較大的差異。”

助力做大、做強自主供應鏈

據記者了解,華陽多媒體自2012年起就組建了自己的HUD團隊,并于2018年開展HUD企業標準草擬制定工作,在持續深耕這一領域的過程中,獲得了多家整車企業客戶的認可。

“我們只是行業中較早開展探索的企業之一,正因為國內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給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創新的土壤。我們先后與東風日產、長城、廣汽、長安、北汽等多家整車企業進行合作。一路走來,大量的實踐支撐了我們制定企業標準,并不斷地進行修訂、完善。”張環宇向記者介紹說,“在HUD國家標準的制定需要企業支持時,作為中國汽車業的一員,我們很榮幸能將企業標準進行分享。”

事實上,國內HUD市場雖然方興未艾,但早期提供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的核心供應商大多是電裝、大陸集團、偉世通等外資企業,不少有志于這一領域的自主供應商還處于起步摸索的階段,缺乏量產裝車經驗,尤其是較大批量裝車的經驗,標準體系建設的需求非常急迫。

“希望同行在我們摸索、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盡快了解‘know-how’,少走彎路,早出成果。”張環宇表示,“這是公司對于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目前,HUD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前夜’,作為行業一分子,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行業穩步實現高速發展。如果能夠幫助更多企業參與其中,HUD細分領域的同路人會越來越多,我們的朋友圈也會越來越大。做大、做強HUD自主供應鏈,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有助于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

完善標準體系應對技術發展

雖然制定標準對于HUD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實際情況是,HUD系統本身由多個較為復雜的零部件構成;同時,相關技術仍不斷演進,目前市場上形成了逐步退出市場的C-HUD、如日中天的W-HUD、發展如火如荼的AR-HUD等不同產品共存的局面;此外,行業內不同企業的技術水平也存在差距。

如何協調不同市場競爭者之間的標準差異,如何兼顧不同技術路線的實際情況,在市場現狀與未來發展之間取得“最大公約數”,成為考驗標準制定各方的難題。

“標準制定是一個非常嚴謹、科學的過程,而現代汽車業的發展過程中,標準是以體系化的形式出現的。與其他汽車零部件的情況類似,HUD標準的制定也將站在其他相關零部件標準的基礎上,成為汽車標準化體系中一個新的鏈條。”張環宇告訴記者,“在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汽車電子與電磁兼容分技術委員會的統一領導、協調、組織下,我們作為參與起草單位之一,與許許多多行業內優秀的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展開了大量的溝通與探討。大家將明確指標、參數及測試方法,探討更為有利于行業發展的參數取值范圍,推動更多有志之士進入HUD行業。”

對此,華陽多媒體提出了基于自身經驗的專業意見。“比如,對于HUD圖像畸變的測試,我們從實際經驗出發,建議國標從測試相對值,改變為測試絕對值。這對于行業發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為圖像畸變絕對值的測試,能夠保證消費者在使用(符合國標)產品時的主觀體驗基本一致,從而最大限度保障HUD產品的美譽度。”張環宇表示。

確立標準的意義正在于此,即在保證標準的普遍適應性以擴大市場參與者規模的同時,找準正確的未來發展方向,避免企業在技術攻關方向上因出現偏差而進行代價高昂的試錯,造成巨大資源浪費。

“對于未來的技術發展問題,我個人認為,可以通過標準的修訂、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升級來應對。”張環宇稱,“我們目前正在起草制定的HUD標準,重點關注的依然是產品顯示部分的表現。標準本身會隨著技術的發展、時間的推移加以修訂,而未來的技術趨勢,無論前端圖像生成,還是后端與顯示優化的芯片、算法相關方面,都會被不斷補充、完善。”

智能化標準制定走向引領

“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HUD在乘用車上的滲透率可能達到40%。提升配套規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毫無疑問,此次HUD的起草制定,就是這樣的努力之一,而國標一旦落地實施,也將助推產品滲透率持續上升。” 張環宇認為,“正因為國家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大力支持,HUD領域才能得以發展得如此迅猛。”這也使相關領域的標準制定工作從跟隨逐漸變為率先進行探索。回顧過往,即便僅就汽車電子領域而言,在標準方面,業界也長期處于學習的狀態,比如EMC(電磁兼容性)標準,由于缺乏相關積累,很多企業直接借鑒了ISO相關標準。

“正因為使命推動,作為HUD標準起草團隊的一員,我們不敢也不能有絲毫的松懈。要保持領先,惟有不斷創新。”張環宇強調,“在標準制定中,我們也審視了相關標準,基于技術進步和發展,對一些原有標準提出了基于未來發展的修訂建議,以更好應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領域內相關標準體系的建設。比如,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之邀,公司也將展開針對HUD光機標準的制定工作。這項標準將成為一級供應商的‘工作手冊’,幫助大家分解需求,更精細化地進行產品設計、研發、管理。”

“作為零部件企業,我們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是把根植于國內寬松良好汽車行業發展環境所取得的經驗加以總結,取之于行業,還之于行業。”張環宇表示,“未來,我們希望繼續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領域沖鋒陷陣,為中國汽車及零部件業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馬鑫)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