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汽車 > 正文

互聯網大廠裁員潮愈演愈烈 汽車產業人才凈缺口巨大

2022-05-31 09:28:37來源:蓋世汽車  

“我打算離職了。”鄰居許敏日前突然發來一句話。

今年初,31歲的許敏還是某互聯網大廠某前沿技術項目組的一員,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快速到來。沒想到的是,比人工智能先到來的卻是項目組被整體優化的通知。

他不理解,但卻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于是,在眾多工作機會之間許敏選擇進入汽車產業,用他的話說,“這是個朝陽產業,至少不用擔心35歲被退休。”

可是,甚至不需要等到35歲,僅僅3個月的磨煉,讓他不得不為未來重做打算。而有著同樣經歷的人,似乎不在少數。

互聯網大廠光環褪去,裁員潮愈演愈烈

2022年開始,職場人對于互聯網大廠的信仰正在快速褪去。

曾經遠高于社會平均薪資的薪水,完善的福利和保險制度,開放的工作氛圍,數不勝數的團建、餐飲、下午茶福利,讓211/985等名校畢業的應屆生自2010年開始,將互聯網大廠當成他們進入職場的第一選擇。

可是伴隨近年來“996福報”、畸形加班引發猝死、35歲焦慮頻繁引發員工反彈和社會爭議,讓越來越多職場人開始醒悟,互聯網大廠的“用工模式”正呈現出極端化偏向。

與此同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美團等互聯網大廠陸續開始裁員。

今年5月,騰訊開啟新一輪裁員,涉及騰訊云、游戲、廣告等業務。其中,騰訊游戲業務裁員比例大約是10%,而在今年3月,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就已經裁過一輪,比例大約是15%。

根據“網信中國”發布的一則數據來看,自2021年7月至今年3月中旬,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快手、百度、京東、網易、微博、嗶哩嗶哩、螞蟻集團等12家企業總離職人數21.68萬人。

盡管“網信中國”強調,這12家企業總招聘人數29.59萬人,凈增用工7.91萬人,其中11家企業招聘人數多于離職人數,但若細究其招聘主體不難發現,校招占比高居不下,正迎合“互聯網大廠永遠29歲”的“潛規則”。

面對疫情沖擊、復雜的外部形勢和激烈的行業競爭,諸多企業主動應變,變化的核心無外乎關停非核心業務,縮減非核心品類,優化敏捷精簡組織,抑制投資控制費用。而每一項的變動都牽扯著一應人才的流動。

根據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近日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互聯網人流動與留存調查報告》顯示,互聯網行業的整體職位發布量增量同比處于2019疫情以來的低點。對于下一份工作行業的意愿,超八成受訪互聯網人表示仍將留在行業內,但不排除部分人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另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商智聯研究院一則報告驗證了這一現象。今年春季,6.3%的互聯網從業者求職時期望轉向加工制造業,比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這與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密切相關。

2022年,是李琴進入職場的第三年,被裁后拿著補償過了這些年來最輕松的春節,但節后又不得不回歸現實考慮工作。想留在互聯網行業,卻無奈工作機會少之又少,“之前關注的企業目前都沒有招聘需求,或是沒有適合的崗位,相反汽車類相關企業的工作機會卻很多。”

與李琴被迫進入汽車產業不同,許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目前房地產行業受冷,互聯網行業薪資也已見頂,未來一定是走下坡路的。尤其是我已經無限接近35歲,下一份工作必須具有長遠性的。”許敏如是說。而汽車產業,尤其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成為了他下一個發展目標。

汽車產業人才凈缺口巨大,眾機會虛位以待

互聯網行業大裁員,汽車行業卻深陷缺人瓶頸。

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透露,目前我國智能網聯行業現存人才約在7.2萬人左右,若按照低速發展、中速發展和高速發展對于智能網聯進行預測,至2025年該行業人才需求約在9.2萬到11.6萬之間,在扣除每年進入這一領域的畢業生人數后,仍存在1.3萬至3.7萬人的研發人才缺口。

與此同時,是一眾互聯網和手機行業巨頭企業涉足跨行業造車,手握大把資金,卻苦于無人。

于是,為了爭奪人才,以新勢力企業為主,他們掀起了一場“互聯網式用人方式”,開出比成熟或傳統車企更優渥的條件,翻倍的高薪,更高級別的職位,創始團隊的期權,以及以及更多的權利和更廣泛的施展空間,不只是吸引有著相關造車經驗的人才,更吸引著互聯網行業人才加入到這場造車大潮中。

就獵聘發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是碳中和;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增長位居第二,為120.09%;車聯網位居第三,同比增長為57.40%;新能源、能源技術、自動駕駛、芯片/集成電路及新材料的新發職位增長位居第四至第八,分別為49.52%、48.96%、41.92%、37.07%、31.75%。

這其中,自動駕駛領域平均薪資最高,達39.05萬元;其次是車聯網,為37.70萬元;芯片/集成電路位居第三,為31.09萬元;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平均年薪為27.89萬元,排名第四。

那么,他們到底缺哪類人才?

當前,汽車產業迎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革,汽車從內燃機的功能汽車時代,全面轉向電動化的智能汽車時代,對于汽車產業所需的人才和知識能力也隨之改變。

單就《報告》中的智能網聯研發人員專業分布結果顯示,65%以上的人才為非機械類(包含車輛工程專業),這類研發人員所需的知識結構包括但不限于編程語言、操作系統、方針工程、英語、數學、計算機、控制和汽車基礎知識。當前來看,計算機類專業是當前占比最高的專業,其次是電子信息類和自動化類畢業生。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任萬付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曾指出,隨著智能化、電動化、互聯化的大行其道,汽車產業出現了跨界大融合的趨勢,對跨行業人才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現在無論是技術研發類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還是高技能人才,都需要復合型的知識結構。

汽車產業招聘趨向理性,“搶人”還能熱鬧多久?

在職場上流行一句古訓: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這或許是致使超八成互聯網人在選擇下一份工作時仍留在業內的主要顧慮。

可正如許敏所說,不破不立,為自己35歲以后的職業選好方向,更為重要。

他選擇的是一家有著實力相對不錯的傳統汽車類企業旗下位于上海的新業務部。在他看來,集團有實力,業務方向有前景,薪資待遇夠豐厚,好過多數認識的同為轉行的朋友。直到3個月后,矛盾逐漸激化,直至近期有了文章開頭的對話。

總結原因:企業有意轉型卻行動遲緩,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領導思想固化,傳統制造與互聯網思維的碰撞,總是兩敗俱傷收場;最后也是最關鍵一點,4月薪資慘遭腰斬,原因與疫情息息相關。

在被問及想跳去哪兒時,他說,“想去個有潛力的新勢力企業,至少在工作氛圍與思想上同互聯網行業相差不遠。”

可事實上,新勢力企業的2022年似乎并不容易。

近日,繼理想汽車被傳出毀約應屆生的消息后,同為造車新勢力“頂流”的小鵬汽車也緊隨其后。對此,小鵬汽車回應稱,由于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涉及了少量應屆畢業生和相關員工的調整,會繼續溝通,妥善處理。

聚焦今年,在經過長達2年之久的疫情反復,全球經濟持續萎靡,原材料價格及缺芯困擾著每一家企業,汽車產業更勝。5月28日下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公開透露,原價3.5元的芯片,如今報價已超過3000元。

在此背景下,諸多新能源車企自今年以來紛紛宣布提價,以轉移上游帶來的成本壓力。可伴隨4月以來國內疫情多地散發,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物流運輸受到較大阻礙,生產供給能力急劇下降。沒有一家汽車類企業能夠獨善其身。

僅以理想汽車為例,受疫情影響,2022年4月僅交付了4167輛理想ONE,較3月的11034輛大幅下降,虧損嚴重。

在疫情影響還將持續多久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調整非核心業務部門,乃至毀約應屆生成為了理想汽車控制成本的選項之一。更有甚者,有前理想汽車員工爆料,自己所在的駕駛智能感知部門整體被優化。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亦在近期被爆正進行新一輪組織調整、裁員,涉及多個部門,目前已有數位高管發生了變動,小鵬汽車負責出海業務的副總裁何利揚已于近期離職。盡管小鵬汽車回應表示,“大幅裁員”與事實有出入,但承認了“由于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涉及了少量相關員工的調整。”

此番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僅僅是整個汽車行業的冰山一角。基于缺芯、原材料價格高居不下、疫情導致市場消費意愿降低,愈來愈多車企發展乏力,招聘勢必也將進一步收窄。

曾有戲言,某互聯網大廠組織裁員的那一周,公司外站滿了獵頭與各企業人事,只為爭奪人才。可時至今日,經濟大環境持續萎靡,很難判斷何時才會完全恢復,大廠裁員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汽車產業也同樣需深思究竟何去何從,而非盲目擴張。

于許敏等人而言,想要尋求新機會,恐怕也將越發艱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