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_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1区2在线_国产精品女同事视频_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_色色色撸_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_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商家參與興致不高 消費者購買意愿低 電商平臺迎來史上最冷清“雙12”?

2021-12-08 15:57:25來源:金陵晚報   

昨日上午,“淘寶崩了”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有網友提出“這莫不是已經拉響了‘雙12’的購物號角?”

不過,多數網友并不認同,畢竟不少人連“今年‘雙12’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知道。事實上,目前多數電商平臺已經開啟了“雙12”預熱,但記者采訪發現,不同于“雙11”的鋪天蓋地、轟轟烈烈,對于“雙12”,商家們參加興致不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也不足。

這個冬天,電商平臺恐怕將迎來史上最冷清“雙12”。

“淘寶崩了”,然而不是為了“雙12”

昨日,有網友反映,逛淘寶時“服務竟然出錯了”。當日上午,“淘寶崩了”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的位置,引發很多網友熱議。有網友提醒,“雙12”將近,“這是大家為剁手預熱嗎?”

更多的網友則恍然大悟:原來“雙12”來了,可是我怎么不知道呢?有電商圈內人士更是直言,“我說今年是史上最冷清的‘雙12’,應該沒人反對。”

事實上,“雙11”落下帷幕沒多久,各大平臺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雙12”了。昨日,記者瀏覽各大主流電商平臺發現,多數已經開啟預熱,售賣期一般截至14日。一些平臺的Logo更新為“雙12”元素,均有專門的“雙12”大促界面專區,首頁不少商品標題前也顯示大促標志。

但是,少有電商平臺對今年“雙12”促銷活動進行大規模宣傳,消費者收到的店鋪大促信息也急驟減少,甚至處于電商大促中心的超級帶貨主播,目前也動靜不大。

這與今年“雙11”的熱鬧景象完全不同。今年“雙11”預熱之前,各式爆款清單、攻略文檔被刷屏,消費者早已被各色表格花了眼。就在10月20日晚間,“淘寶崩了”和“‘雙11’預售”雙雙登上熱搜的第一和第二,平臺的服務器已然扛不住消費者的熱情。

今年“雙12”的促銷氛圍也比不上往年。“去年這個時候,關注的店鋪早就派發優惠券了,今年靜悄悄……”南京購物達人田雨告訴記者。

據了解,從設立初衷看,“雙12”主要針對天貓以外淘寶平臺的中小賣家。作為一個上承“雙11”購物狂歡、下接新年的日子,“雙12”也曾是商家、消費者意猶未盡后的“主戰場”。

亮點不足折扣不高,消費者捂緊錢包

“他們累了,我們也倦了。”對于今年“雙12”的冷清,田雨笑稱。

她表示,拼單優惠、品類優惠券、店鋪優惠券、跨店滿減,今年“雙12”平臺和店鋪仍然延續著“雙11”的玩法,亮點不足、索然無趣,整體折扣力度也不及“雙11”。

另有市民稱,“‘雙11’的勁還沒緩過來,這‘雙12’就要來了,錢包實在承受不起!”也有人吐槽,“雙11”買的東西還沒收到,只能不逛不看。當然,也有消費者想稍微參與下“雙12”,查漏補缺或者購買些年貨。

記者詢問了幾家消費類企業,得到的回復多是“會有活動,不會很大”。南京一家直播電商公司負責人則透露,在供應鏈與團隊的加持下,公司已經做到了天天有直播,“雙12”的概念已被弱化,僅會加場少量的品牌聯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11”整個社會倡導理性購物,不再一味追求銷售額等數字神話,往年常見的大屏實時播報、零點捷報統統失蹤,但電商行業增速放緩已是不爭事實。記者拿到的一份A股上市公司“雙11”銷售戰報顯示,公司成交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已是今年少有實現正增長的企業之一。

“年度最為盛大的促銷活動尚且如此,‘雙12’被冷落是必然的。”南京秦淮區某服裝企業總經理直言。在她看來,此前拉長的“雙11”促銷,已經加重了品牌負擔。不少公司還將面臨暖冬季、圣誕節、元旦、年貨節的促銷策劃,在應接不暇的情況下只能放棄某些購物節。

年內電商最后“一仗”,新銳品牌搶抓機會

資深電商評論員魯振旺分析,電商巨頭熱衷于造節,既可以提高平臺銷售額、品牌廣告費用,也可以通過這種聲勢浩大的促銷拉新。但隨著行業走向多極化、消費者困于算計,特別是直播電商打出“每天都是過節”的口號,作為“雙11”延續的“雙12”,其影響力逐步走弱。直接表現就是,“雙12”并沒有如“雙11”那般鋪天蓋地強勢宣傳,在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也較弱。

易觀分析流通行業分析師陳濤也表示,如今電商大促逐漸常態化,平臺、商家、消費者的天平也傾斜于每年的“618”和“雙11”,導致“雙12”的電商節屬性不如以往明顯。

記者注意到,隨著“雙12”購物節勢衰,電商圈內也出現“‘雙12’是否可以消失”的討論聲。對此,前述兩位業內人士認為,電商購物已經融入日常生活,“雙12”是否消失,選擇權在消費者手中。從現階段來看,這個節日仍然有商家借勢促銷、消費者獲得優惠機會的功能。

目前,部分新銳品牌仍然享受電商造節紅利。在日前券商組織的一次上市公司調研中,某國產化妝品公司透露,今年“雙11”業績增速驚人,新產品也達到了破圈效果,公司正在熱切等待“雙12”,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雙12”是年內電商最后“一仗”,其仍然能激發一定的消費需求,但經歷多個購物節的洗禮后,消費者顯然會更加冷靜。

(江芬芬)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